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论坛
警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三大误区郑 重    【核心提示】 科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秉承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威胁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群体而言,发展不仅意味着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更意味着要关怀来源群体“人”的自身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传承和持续发展。    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在音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多媒体...
查看更多
论坛
文化保护:既要保存“记忆”也要保护“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西和乞巧节、广州天河乞巧节项目,经过有组织地积极抢救,科学地悉心修复,有计划地维护和传承,已经成为我国具有示范性意义的大型文化空间非遗项目。  西和乞巧节、天河乞巧节遗产保护取得的阶段性突出成果有目共睹。其中有三点值得人们关注:  一是它们充分体现了我国非遗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的正确性。例如西和乞巧节100多年来数以千计的“坐巧人家”妇女在数百...
查看更多
论坛
昆曲:闻弦歌而知雅意 清代苏州城西水畔戏台  魏春荣的扮相 图片说明:①梅兰芳(左)、韩世昌演出《牡丹亭》   ②俞振飞演出《太白醉写》   ③周传瑛(右)、王传淞演出《十五贯》   ④张继青演出《牡丹亭》   ⑤梁谷莺(左)、刘异龙演出《下山》   沈丰英、俞玖林演出青春版《牡丹亭》  ...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二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悉尼展演暨中澳悉尼星光盛典隆重举行   为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促进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青少年的国际文化交流,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澳大利亚教育学会、美中教科文基金会、澳大利亚国际青少年文化促进会、澳大利亚华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北京中科艺教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承办,澳大利亚中文学校联合会协办,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星光基金资助的第二届悉尼国际校园艺术节暨“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论坛
民间小戏中的信仰色彩     民间小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通常我们从剧种、表演形态、审美特征等方面对其关注较多,而忽视了它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民间小戏植根于传统民间信仰土壤,它们或源于祭祀神灵的仪式,或脱胎祈福驱邪的巫术,总之,民间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是民间小戏生命滋养的重要源头。同时,民间小戏也是民间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在民间信仰的祭祀仪式中民间小戏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早在远古时期,原始初民的祭祀仪式不仅与图腾巫术相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探索非遗保护有效路径施维维 沙头角鱼灯舞通过在院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得以更好地传承。 陈观华 摄    香云纱因为时装的介入而进入成熟的商业化模式,“香云纱染整技艺”得以传承。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非遗的保护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新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让曾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日渐消失。  深圳和珠海,这两颗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口东西岸的“双子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如今,这两座年轻的城市,正以各自的方式挽救那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民俗...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谢飞君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成为第6个缔约国。今年是公约颁布10周年。在国家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上海的非遗几乎涵盖了所有门类,如何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做好这些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项目传承人、区县非遗工作的统筹者以及这个领域的保护专家,都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具体保护中面临的难题,秉承的理念,又将给下一步的上海非遗保护提供方向...
查看更多
论坛
警惕非遗热背后的“强迁”和“改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学界讨论了至少有10多年了。非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所关注,乃至形成了一股非遗热。这种热潮背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呢?    非遗不能沦为单纯的表演。在南方某个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有一种火神祭祀,这种祭祀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历史上它应该是全村民众共同参与的。舞者为祭司,舞蹈充满了原生态的神秘韵味。可是时至今日,整个火神祭祀几乎看不到当地民众的参与,而...
查看更多
论坛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延续内核重于回归形式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自2008年1月1日起,中秋、端午、清明传统节日与春节一起成为我国法定节假日;端午,还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这样一个受到特殊对待的传统节日,我们今天会怎样度过?端午,又能否如政府与专家所期待的那样,在传统文化传承上起到应有作用?  端午节味儿淡了  端午节在传统中是个盛大节日,“一个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蒿,饮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承人难找引关注专家:不能把非遗当赚钱工具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6月8日,由广东省文化厅作为指导单位,南方日报社、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活力非遗”高峰论坛暨“活力非遗2013年度致敬人物”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广州落幕。    红线女、李良辉、杨虾、杨焯忠、钦添、欧、唐桥辛二公、辜柳希、韩竞生、陈柏忠等1...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