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75)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32)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
黄
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如今,因灿若云霞而得名的南京云锦,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用于高端织物的织造,为民众所喜爱。
查看更多
瓦雅皮人的口头和图画表达形式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亚马逊河北部,居住着一群说图皮•瓜拉尼语的瓦雅皮居民,现在大约有580人,他们居住在巴西东北部阿马帕州的瓦雅皮保护区,分布在40个小村庄里。 远古以来,瓦雅皮居民就用植物颜料在身体和各种物体上画出几何图形。随着世纪推移,他们逐渐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把图画和口头表达混合兼用,以反映他们独特的世界观,并传承他们关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 这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叫“库西瓦”,使用从亚马逊胭脂树提炼出来的
黄
红色颜料和芬芳树脂绘制美丽图案。“库西瓦”需...
查看更多
班什狂欢节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比利时中世纪的城市——班什,位于比利时埃诺省的布鲁塞尔的南部60多公里处。每年大斋期前的三天里,这个有着32000多居民的城市都举办狂欢节。届时这个历史古城的居民全体总动员,引得外地游客蜂拥而至。著名的班什狂欢节,可追溯至中世纪,是欧洲现存的最为古老的街道狂欢节之一。 狂欢节的准备工作始于6个星期前,整座城市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之中,数千人都忙着制作华丽的服饰、排练鼓乐演出及准备化妆舞会。斋期前三天的第一天是星期日,狂欢节正式开始,大街小巷和咖啡店...
查看更多
戏曲音乐不能泛剧种化
2013.11.13
论坛
戏曲音乐不能泛剧种化 王新荣 “剧场里音乐响起,你不知道什么剧种在演出;然后合唱开始了你还不知道是什么剧种;大幕拉开仍然不知道什么剧种;演员上台了,舞台布景也都看到了,依旧不知道什么剧种;直到演员开唱,才知道原来今天看的是
黄
梅戏,我还以为是庐剧呢! ”在近日由中国剧协举办的“青音班”创作论坛上,江苏省剧协主席、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汪人元道出他曾经亲历的一次观剧感受。“因为一味追求创新而没有了剧种风格,剧种之间的辨识度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就是泛剧...
查看更多
刘兰芳:曲艺要发展就不能守旧,要与时俱进
2013.11.04
论坛
刘兰芳:曲艺要发展就不能守旧,要与时俱进 2013年11月2日,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相约木兰·湖北大鼓大家唱”启动仪式上表演了一段铿锵有力的《康熙买马》,引来一片掌声。让观众惊喜的是,她的表演中并不拘泥于传统,不时提到姚明、陈水扁和“肇事逃逸”等热门词汇,让观众们听得笑声连连。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刘兰芳表示,发展曲艺就要和时代结合,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搭车”热播电视剧说书 将“姚明”热门词汇说进评书,在刘兰芳的演出中并...
查看更多
打城戏的延续:民间剧团举步维艰
2013.10.08
专题报道
打城戏的延续:民间剧团举步维艰 “《目连救母》共有74出戏,加上《西游记》和《李世民游地府》可以不间断演出7天7夜,我希望能够再现这一场大戏,也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保护和传承打城戏。”75岁的打城戏唯一国家级传承人吴天乙如是说。 10月初探访吴天乙,见面地点既是他的住宅,也是他的打城戏剧团团址。今年9月,吴天乙举办演出,以此标志剧团的第三次复办,演出很顺利,但谈及打城戏及剧团发展,这位传承人还是流露出了无奈。 入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是戏曲名乡,城中戏...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2013.09.13
专题报道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包泉万 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15个。这些项目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吗?答案是肯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那么,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产业开发时应当怎样运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对此,应切记: 保护要当家,产业不宜“化”; 开发要审慎...
查看更多
谈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2013.09.10
论坛
谈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南宇 杨永春 非遗在变化冲击中境况堪忧 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七千多公里,在中国有近四千公里。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向世界的窗口,在这条道路上,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查看更多
青海省
黄
南州藏区非遗民俗--“六月山神祭祀会”
2013.09.05
专题报道
青海省
黄
南州藏区非遗民俗--“六月山神祭祀会” 被称为藏乡狂欢节的“六月山神祭祀会”是流传于青海
黄
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举行,以祈求来年的平安、丰收。 “上口钎”和“上背钎”是当地血祭活动中的一部分。“上口钎”,也称为“锁口”,是在参加祭祀活动者腮帮处扎入钢针。“上背钎”,则是将钢针扎在参加祭祀活动者脊背上,赤裸上身,一手持鼓,一手击鼓,边敲边舞。 热贡...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的黎乐交响梦
2013.09.02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的黎乐交响梦 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不但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原生林间,就连他们的祭祀和娱乐乐器,也仍是那样的原生态——用竹、木为原材料制作。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间,有这样一群音乐爱好者,他们组成乐团,所有演奏介质全部都是黎族竹木乐器。在今年的保亭七夕嬉水节上,乐团首次以交响乐的形式,向保亭人和来宾们展示了原汁原味的黎族文化盛宴。 8月13日晚,一场名为《原色保亭》的歌舞音乐会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影剧院举行。晚会上首次采用交响乐的形...
查看更多
1
444
445
446
447
448
5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