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专题报道
广参与、重互动、多体验、 促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6月14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江西景德镇市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突出互动色彩,充分展现厚重璀璨的千年瓷都文明,注重促进群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参与。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文化系统也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从文化遗产保护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推出异彩纷呈的特色文化服务,让民众切身感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让非遗传承独树一帜   “你看人家做的皮...
查看更多
人物
爱秦腔,爱了一辈子   ——追忆西府秦腔泰斗吕明发       2月7日,“吕明发先生诞辰92岁、从艺84年追思纪念”活动在陕西省宝鸡市周原镇王家村举办。9天前(1月29日下午),秦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西府秦腔泰斗级人物吕明发,带着对秦腔的爱逝世了。在宝鸡市戏剧家协会、宝鸡天水“西秦腔”研究会等单位联合敬送的挽联上,“明志砥德沐雨栉风誉满...
查看更多
人物
 血汗深情浇铸艺术路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丰皮影戏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蔡锦镇        蔡锦镇,一个和“皮影戏”结下不解之缘、把皮影戏当成祖业的人。虽历经贫穷磨难,依旧“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改。2007年6月,他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项目代...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特色   韩小兵 喜饶尼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生效)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7年生效)则在其序言中阐明了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意义:“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 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政府间合作的项目传入中国,很快演变为一个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并且在这场运动中传播了新的文化理念,制定了新的法律、新的公共文化政策,第一次通过正式体制大面积地承认近代以来被否定的众多文化在公共领域的合法地位。这场社会运动在文化上的结果具有革命性,改变、终止乃至颠覆了近代以来的文化革命的观念与逻...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赫拉尔德斯贝尔亨 (Geraardsbergen)市在每年三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举办年市,以庆祝冬季在8天前的星期天结束,克拉克林根面包圈(Krakelingen)与火桶(Tonnekensbrand)节也在这时举行。节日仪式为参与者带来延续感以及历史感,并让人们再次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历史故事与传说。节前几天,商店开始装潢自己的橱窗,面包师开始烘烤特殊的克拉克林根面包圈,学校老师开始讲述解释节日与仪式的起源。到了节日当天,教堂主持及市市议员率领千人的游行队...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克尔克普那尔(Kırkpınar)涂油摔跤节每年在土耳其的埃迪尔举行。这时成千上万来自不同年龄群体、文化和地区的人会涌向这里观看摔跤手(Pehlivan)是如何争夺克尔克普那尔金腰带以及大摔跤手的称号的。每年节日都由其赞助人克尔克普那尔·阿加宣布开幕,开幕仪式的特点是有40个大武(davul)鼓及祖马(zuma)唢呐乐队会进行表演。在塞利米叶(Selimiye)清真寺朗诵过祈祷文之后,金色腰带会在巡城游行中向人们展示。按照风俗习惯,摔跤比赛只在男子之...
查看更多
处容舞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天舞台上的处容舞是一种宫廷舞蹈,而以前是用来驱疠逐疫、祈求平安的舞蹈,在皇家宴会上表演,或在新年除夕作为驱邪、祈福的仪式表演。处容是韩国传说中的龙王(“Yongwang”)的儿子,他是长着人身的神,并且通过歌唱和舞蹈把他在凡间的妻子从天花鬼手中解救了出来。舞蹈由五名男子表演,他们分别穿着白色、蓝色、黑色、红色和色的服装,象征四个方位和一个中心。他们的面具是浅酒红色,代表着人神,长着白牙、戴着锡耳环和铅珠项链,一顶黑帽,上面饰有两朵牡丹花和七朵桃花...
查看更多
端午节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种活动因地域差别而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归县、石市更具典型性。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查看更多
热贡艺术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发端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的吴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热贡艺术以其浓郁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信仰藏传佛教的各族僧俗群众所喜爱。它承载着热贡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