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2年“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京开幕
2012.04.17
其他新闻
2012年“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京开幕2012年“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4月1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高显莉致辞前清华美术学院副院长常沙娜致辞雕漆工艺美术大师文乾刚致辞 本网讯 为了展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的优秀成果,展现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的精湛技艺和精神风貌,促进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携手工艺美术界的社会力量,策划并筹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于2012年4月16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隆...
查看更多
牙雕古韵
2012.04.06
专题报道
牙雕古韵李春珂大师不少精美的牙雕艺术作品现收藏在北京乘露轩艺术馆,每每令观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工作室里,一名工艺美术师正在创作《李白夜宴图》一名工作人员正在为象牙称重。由于象牙有着坚实细密、柔润光滑的质地,向来被视同白色的金子而备受鉴赏家珍爱,因而对原材料的使用也就格外慎重珍惜。通过准确的削料及实材勾样、切块定位等工艺,使得象牙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做成精美的牙雕作品:中间部分可以做人物牙雕,下部可做成笔筒,牙尖部分可做成小佛像,而剩下的边角料还可做成象牙珠等...
查看更多
倡导文明新风 过“文明”清明节
2012.04.05
专题报道
倡导文明新风 过“文明”清明节 4月4日是清明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得到具体体现,各地纷纷举办各类活动迎接清明。今年的清明节,显得更有文化内涵,文明新风日益普及。 北京:清明文化活动丰富 清明节期间,北京市开展了系列清明文化活动,以进一步传播清明文化、提倡文明新风。3月31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践行北京精神,缅怀革命先烈”2012年北京市清...
查看更多
“非遗”品牌如何维权?
2012.03.28
论坛
“非遗”品牌如何维权?吴学安 文化发展目前适逢前所未有的机遇,“非遗”项目久旱逢甘霖,异军突起,如山东潍坊已形成一批以“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品牌,并逐渐走上国际舞台。然而,“非遗”项目知名度的提升在给潍坊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仿冒等困扰。2011年10月以来,年过八旬的年画老艺人杨洛书联合工商部门两次现场打假,共查获了多套假冒他旗号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无独有偶,江苏泰州对当地名产“
黄
桥烧饼”品牌保护的经历,对于国内“非遗...
查看更多
浙江玉环:师徒结对,力推坎门花龙非遗保护
2012.03.28
专题报道
浙江玉环:师徒结对,力推坎门花龙非遗保护 古其铮 连日来,浙江玉环坎门海港码头都是一派鼓乐喧天、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这是坎门花龙舞龙队在加紧排练,准备参加4月1日在浙江嘉兴南湖举行的“九龙舞凤桥”浙江省龙年龙舞大展演活动。 据悉,坎门花龙于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玉环县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被列入非遗项目后,坎门街道进一步加强了对其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力度,近年来,坎门花龙逐渐走出坎门,走上省内外各大舞台,也走入...
查看更多
鼓乐声声入耳 乐社后继有人
2012.03.26
专题报道
鼓乐声声入耳 乐社后继有人——看西安鼓乐这几年 古乐谱西安音乐舞蹈学院周至分校鼓乐系学生们的演出 西安古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并于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它的境遇究竟如何,生存状况是否有所改观呢?日前,记者为此进行了走访,发现在陕西还存有10余家民间鼓乐社、200多名乐手,一些民间乐社已逐渐恢复生机,一批鼓乐著作及音像资料得以出版……西安鼓乐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正凸显出令人欣慰的一抹亮色。 曾经的辉煌与沧...
查看更多
甘而可和他的漆器工艺―人的心境都会反映在作品上
2012.03.19
人物
人的心境都会反映在作品上 ——甘而可和他的漆器工艺 有人说,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把漆器做到了极致,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他制作的金斑菠萝漆圆盒,而他的理想是让徽州漆器能够再上顶峰。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他位于安徽省
黄
山市屯溪区的工作室,听他讲徽州漆器的历史和他的故事。 甘而可说,漆器的主色是外墨内朱,朴素中显现华美、典雅。漆胎主要有木胎、夹??胎、竹胎、皮胎等,品种繁多,不但应用于装饰家具、日用品、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可应用于髹...
查看更多
湘剧面临传承危机 排演剧目不到100出
2012.03.12
专题报道
湘剧面临传承危机 排演剧目不到100出 黎鑫 陈飞虹 湘剧《百花赠剑》剧照湘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剧照湘剧变脸 2012年1月5日下午3点,湖南省湘剧院的排练舞台上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5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湘剧老演员冒着严寒,在此排演折子戏《五台会兄》。在这个不足100平方米的排练室内,随处可见破桌椅、道具箱、建筑木材等,部分天花板甚至出现了开裂的痕迹。 今年73岁高龄的湘剧演员沈青麟告诉记者,为满足戏迷的观赏需求,他们正在为“湖南...
查看更多
“泥人张”彩塑今昔谈
2012.03.12
专题报道
“泥人张”彩塑今昔谈 刘树杞 晚清道光(1821-1851年)年间,原是卖泥玩具的天津艺人张明山,创作了以“泥人张”闻名的彩塑艺术,它的成长过程历经了清廷的腐败、列强的入侵、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不但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和扶植,反而受到种种磨难。到解放前夕,这枝本来应该盛开的艺术之花已被摧残的奄奄一息。“泥人张”的后人为了生计,不得不改弦易辙,再不能以创作“泥人张”彩塑求...
查看更多
古老“南戏”重放异彩 发展前景甚佳
2012.03.07
专题报道
古老“南戏”重放异彩 发展前景甚佳 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源于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14世纪中叶,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堪称南戏顶峰之作出自瑞安才子高则诚之手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享誉“南曲之祖”的美名。然而,万物总逃不过新旧更迭的命运,南戏也...
查看更多
1
448
449
450
451
452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