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75)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32)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曲艺传承不能单靠拜师收徒、口传心授
2012.01.04
论坛
曲艺传承不能单靠拜师收徒、口传心授 高 苹 相声师承自第五代、第六代之后,在数量上每代都大幅度地减少;从事曲艺人才培养的中专及大专层次的正规专业学校仅有两所;曲艺长期没有独立的学科目录而被涵盖在戏曲学科之内—— 与许多艺术品种一样,当下曲艺艺术的发展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其表征则主要体现在人才短缺,作品编创偏于戏剧化、歌舞化、杂耍化,演出市场不成熟,观众对曲艺的审美趋于娱乐化等方面。这其中虽然有曲艺艺术发展的外部文化环境正逐步受到新兴艺术...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2011.12.19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内容提要:(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不少人深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任何文化现象,不是科学地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而只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有益或有害、好 或坏等政治概念和二元对立的方法论给予判决,因而把民间文化,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如神鬼信仰、巫术迷信等蒙昧意识)范围的种种文化事象的消极影响看得很重,看作是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
查看更多
十年后何处去听音?600年白局何去何从
2011.12.16
专题报道
十年后何处去听音?600年白局何去何从 走进拥有200年历史的南京甘家大院,穿行于曲径通幽的走廊中,耳边传来若隐若现的三弦和胡琴声,伴着南京白局的说唱声,那一瞬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百年前的宅院生活似乎就在几面墙的后面复活了,看不见却听得到。600年前,云锦工人为了打发枯燥的工作时光唱响了白局,成就了南京唯一的地方曲艺。如今,饱经沧桑的白局依然赋予老宅以灵气,使甘家大院不再是一段凝固的历史,而是呈现出南京这个地方所特有的腔调和神态。 600年白局如今只剩...
查看更多
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2011.12.01
论坛
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非遗在变化冲击中境况堪忧 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七千多公里,在中国有近四千公里。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向世界的窗口,在这条道路上,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被中外学者誉为东西方经贸交流的桥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运河和东西方科技交...
查看更多
略谈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流派
2011.11.24
论坛
略谈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流派内容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按具体地域划分,中国民间剪纸可大致分为河北蔚县、山西广灵、山东、陕西、江浙、福建和广东地区为代表的七大主要流派。本文对各流派民间剪纸从选择的题材、表现形式、技法、艺术风格诸方面试作比较,并对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剪纸是一门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镂空艺术。它起源于西汉,发展于南北朝,繁盛于明清时期,复兴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逢年...
查看更多
中华非遗根与魂情动香江
2011.11.18
其他新闻
中华非遗根与魂情动香江 国家级非遗项目无锡精微绣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与香港观众交流。 历史悠久、深邃优美的南音展示演出赢得了香港观众的喜爱和热情称赞。 金秋十月,由文化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承办的“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香港与民众见面,吸引了众多香港市民前...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博览会在京举行
2011.11.08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博览会在京举行 2011年11月5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博览会在北京潘家园艺术品展厅举行。博览会秉承“在流通中保护,在弘扬中广大”艺术宗旨,展出交流葡萄常、面人彭、内画刘以及雕漆传承人殷秀云、北京料器第七代传人刘星、景泰蓝工艺传承人
黄
小群等大师非遗项目20余种260余件艺术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
黄
小群在介绍景泰蓝镶嵌艺术品参观者在挑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邰立平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彭...
查看更多
访文化部副司长马盛德: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刻不容缓
2011.11.04
论坛
访文化部副司长马盛德: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刻不容缓 马盛德是一位撒拉族学者,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他的研究领域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谈起小时候在故乡参加的撒拉族打麦活动,马盛德在办公室就吟唱起打麦的号子,富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起来。作为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对全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兴趣和感情,近年来一直在为各民族的“非遗”保护和研究四方奔走。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位撒拉族学者,您认为撒拉族有哪些重要的非物质...
查看更多
探寻“民族小岛”撒拉族
2011.11.04
专题报道
探寻“民族小岛”撒拉族 在西北民族走廊上,若干较小民族混居在较大民族中间,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特色,费孝通先生形象地称之为“民族小岛”。撒拉族居住的循化县
黄
河谷地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小岛”。 撒拉族人口约10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县以及甘肃省积石山县的
黄
河谷地,也有部分散居在其他地区。撒拉族自称“撒拉尔”,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撒拉语。 撒拉族人就生活在这狭窄的
黄
河谷地。元末,撒拉族先民从中亚迁徙至此,明代逐渐形...
查看更多
非遗工艺品汇聚北京潘家园
2011.11.04
其他新闻
非遗工艺品汇聚北京潘家园 作为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分会场,2011年11月5日至13日,潘家园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将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举办。届时,展出包括苗绣、皮影、内画、景泰蓝、兔儿爷、歙砚、德化瓷、东阳木雕、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山西平遥推光漆器等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20余种共260件精品。 11月3日,记者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现代收藏品大厅二层展厅内发现,展览已基本布置停当。一进门,就看见国家级非遗项目“聚元号弓箭制...
查看更多
1
456
457
458
459
460
5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