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河南坠子:昔日“文艺轻骑兵”面临窘境
2009.10.13
专题报道
河南坠子:昔日“文艺轻骑兵”面临窘境 王红利 河南坠子是中国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中原民族风格,唱腔优美动听,雅俗共赏,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2008年11月3日,“河南坠子发源地――开封”授牌仪式在东京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开封被确认为河南坠子的故乡。能够获此殊荣,对于开封曲艺界特别是从事河南坠子的艺人们来说,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这也再次为开封厚重、辉煌的曲艺文化增添了一道亮色。为什么说河...
查看更多
戏剧的活化石――地戏
2009.10.13
专题报道
戏剧的活化石――地戏(摄影:杜丽丽) 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一个地戏队跳一部书称为一堂,据粗略统计,全省约有370多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顺西秀区为中心,包括邻近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贵阳等地的村寨中。安顺市所属的各区、县有300堂,仅西秀区就有192堂。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故称之为“地...
查看更多
灿若云霞自天然――黎族神奇的染色技艺
2009.10.12
专题报道
灿若云霞自天然――黎族神奇的染色技艺 黎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海南特有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少文化现象从远古产生,一直存续数千年,今天仍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它们的遗存,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奇观。 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黎族社会发展明显加速,并日渐与外部社会溶为一体,众多具有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着。黎锦工艺,这块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查看更多
"女制陶男莫近" ――访广西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
2009.10.12
专题报道
“女制陶男莫近”――访广西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传承人羊拜亮(右)选泥 编前语 在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我省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羊拜亮 (女)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容亚美 (女)名列其中。她们的身上,传承着怎样古老的技艺?她们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一个小时制成煮菜陶皿 昌江黎族原始手工...
查看更多
苏州缂丝:修补清乾隆缂金龙袍的思维与技巧
2009.10.12
专题报道
苏州缂丝:修补清乾隆缂金龙袍的思维与技巧 王金山清乾隆年间的“缂金十二章龙袍”是首博馆藏的传世精品之一 当时能熟练掌握缂丝工艺的人寥寥无几,苏州的王金山先生是其中之一 2009年6月17日,苏州王嘉良缂丝世家工作室第六代传人王建江成功复制了首都博物馆明定陵出土的“福寿如意”衮服。 为了这件龙袍,苏州市缂丝名师王嘉良花了三年时间。据悉,仿制龙袍的原件是一件缂丝衮服,但已“毁容”。仿制品光日本进口的金线就用掉了十多桶,一寸寸拼接起来的孔雀毛用掉了300...
查看更多
羌年等三个项目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2009.10.12
10周年媒体报道
羌年等三个项目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日前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羌年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在此次会议上,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12项申请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三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
查看更多
羌年等三个项目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2009.10.12
其他新闻
羌年等三个项目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日前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羌年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在此次会议上,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12项申请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三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全部通过列入名录。 羌年也称羌历年...
查看更多
羌年等三个项目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2009.10.12
10周年媒体报道
日前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羌年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在此次会议上,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12项申请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三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全部通过列入名录。 羌年也称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
查看更多
拿什么拯救你 粤剧
2009.10.12
论坛
拿什么拯救你 粤剧余楚杏粤剧演出剧照(2009年9月30日,粤剧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去年十一月初,广东粤剧院携现代粤剧《山乡风云》参加上海国际戏剧节,演出后组织了一个研讨会。上海一批知名戏剧家出席了,罗怀臻先生第一个发言。他首先称赞了该剧是个成功的也是优秀的剧目,随后,还说了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不过,《山乡风云》毕竟是一个四十多年前的作品了,我们期待广东粤剧,在下次再来上海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如果允许自嘲...
查看更多
被误解的景泰蓝
2009.10.12
专题报道
被误解的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多穆壶,清乾隆,高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景泰蓝象耳圆形香炉清代景泰蓝编织保暖壶明宣德景泰蓝龙纹大盖罐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反而对景泰蓝的认识偏低。虽然我们承认它的贵重,但不认为它在审美上有多高。这种认识源于文人,文人认为景泰蓝太花哨了,不含蓄,所以对其评价一直不高。曹昭就说它俗得要死,“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由于过去文人的这个态度,我们一直对景泰蓝的认识不高,导致其大量流往欧洲。 解放后,对景泰蓝不加重视...
查看更多
1
473
474
475
476
477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