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越窑青瓷造型文化探析
2009.10.19
论坛
越窑青瓷造型文化探析施祖青 [摘要] 浙东宁绍地区的越窑青瓷这一传统民间造型设计走过了漫长的千余年岁月。作为浙东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地域风格、特殊的美质和魅力、独特的形式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蕴。其蕴含的简约性、亲和性、神性、科学主义及现实主义等特性,至今仍独具魅力。关键词:越窑青瓷 造型文化 特性 越窑青瓷是浙东地区具有千余年生产历史的既登大雅之堂又流行于大众的民间造物,它包含着区域内民间各阶层在千余年历史演变中所积淀的...
查看更多
我的家族与“满族说部”
2009.10.19
论坛
我的家族与“满族说部”赵东升 满族说部是国家级第一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第一批《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也已经出版,对挖掘、保护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非常重要,是全体满族同胞的一件大事,也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定能放射出耀眼光芒。 满族是一个具有三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它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历来为海内外所瞩目。从远古的肃慎到现代的满族,中经挹娄、勿吉、(革未)(羯)女真各个时期,每次变革都给这个民族带来阵痛,每一次分化组合也...
查看更多
锣鼓书艺术传承的思考与探索
2009.10.19
论坛
锣鼓书艺术传承的思考与探索 谈敬德 锣鼓书从“太卜”、“太保”、“唱说因果”、“沪书”、“农民书”直到“锣鼓书”,走过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它之所以能成为如今上海市民间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辛勤培育与传承。 这种传承,从历史到现在,从民间占卜仪式、民间信仰阶段发展到民间曲艺阶段,大凡可分为传统的传承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专业曲艺团的传承形式、群众文艺锣...
查看更多
关于
黄
道婆民间信仰及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2009.10.16
论坛
关于
黄
道婆民间信仰及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黄
树林 李家麟 “
黄
婆婆,
黄
婆婆,教我纱,教我布……”这首在
黄
道婆故居乌泥泾流传七百余年的童谣,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革新家
黄
道婆的民间信仰。 我国的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是一种非宗教信仰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时期、区域的一种历史文化。在民间信仰中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非物质文化,它无疑是一种“活化石”。我国民间信仰中的世俗神,主要有自然神,如王母娘娘、雷公等;有人神如关羽、
黄
大...
查看更多
《布洛陀》与民间文化叙事
2009.10.16
论坛
《布洛陀》与民间文化叙事
黄
伦生 [摘要]民间叙事研究主要通过民间流布的口传或书面的叙述文本,探讨不同于文人写作和官方主流意识的文化系统。研究这个系统不仅可以使叙事学理论得以扩展和深化,同时有助于了解一个地域或族群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个性。后者,在当前弱势族群向强势文化不断趋同的背景下,对于认识和寻求族群文化个性,重构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显得尤为重要。《布洛陀》作为壮族民间史诗,具有较高的民间文化叙事的原生性,对这样一个文本的解读,可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个案...
查看更多
温州鼓词:女词人的江湖
2009.10.16
专题报道
温州鼓词:女词人的江湖李娅媚 朱跃 温州鼓词表演温州鼓词男女对唱 一个人演绎一个江湖。 一个人表演一场生活。 这是对鼓词先生的写照。 生旦净末丑……即便是再多的角色,也是一个人演绎。一个人哭一个人笑,一个人自问自答,自言自语,自吹自擂,自弹自唱,自己悲伤,也自己安慰。别人便在你演绎的江湖里沉醉,以你喜而喜,以你悲而悲。 很少有哪种曲艺会像鼓词那样没有后台。 很少有哪种曲艺会像鼓词那样需要一个人担当那么纷繁复杂的角色...
查看更多
世界"非遗名录"新增中国端午节 春节为何未入选?
2009.10.16
其他新闻
中国的端午节、书法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7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土家族村民自发组织龙舟赛, 庆祝大端午,8只船队在雨中进行激烈比赛,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观看。(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文松辉...
查看更多
留住民间艺术---关于“许家湾十二花灯戏”田野调查的思考
2009.10.15
论坛
留住民间艺术――关于“许家湾十二花灯戏”田野调查的思考高 佳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摘要:“许家湾十二花灯戏”已于2007年申遗成功,被列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深入实地的田野调查系统论述了这一羌族特有的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况,同时通过采访花灯戏的主要负责人,即花灯戏协会的前任会长唐孝友老人,了解到花灯戏与当地村民礼俗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许家湾十二花灯戏”面临的现状及其保护、传承与发展...
查看更多
专家谈中韩端午异同:文化“申遗”并不排他
2009.10.15
其他新闻
专家谈中韩端午异同:文化“申遗”并不排他 中新社武汉十月十四日电(记者 艾启平)十三日,屈原故乡湖北秭归县万人签名,祝贺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为此,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江清和十四日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申遗成功更是一种责任。下一步,还需要增强保护意识。” 二00五年十一月,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于它与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渊源,曾一度成为中国舆论及坊间讨论的焦点。因此,有媒体...
查看更多
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与保护对策
2009.10.15
论坛
论中国木版年画濒危的原因与保护对策 冯 敏 [摘要]中国木版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历经宋、元、明、清诸代,不断发展、充实、提高,历时千年。它曾经寄托了人们“新年吉庆、驱凶迎祥”的美好愿望,长期扮演着传播文化信息、表达民众朴实情感的重要角色。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大众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商品经济承载着的流行文化汹涌袭来,强烈冲击着传统文化。挂年...
查看更多
1
475
476
477
478
479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