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09“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项目简介
2009.10.12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项目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它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大突破
2009.10.12
其他新闻
22项列入“代表作名录” 3项列入“急需保护的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阿根廷的探戈舞、日本的雅乐、越南的北宁官贺民歌、中国的桑蚕丝织技艺等在内76个项目日前被宣布为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9月28日至10月2日于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申报的包括桑蚕丝织技艺、格萨尔、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史诗表...
查看更多
侗族大歌:文化传承的典范
2009.10.10
专题报道
侗族大歌:文化传承的典范 一直以来,国际乐坛上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在中国偏僻的山区,发现了居然有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音乐”,它便是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为何能荣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
查看更多
美丽的客家土楼
2009.10.10
专题报道
美丽的客家土楼杨蕴石 在闽西南有数万座土楼,2006年,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7月,土楼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于是土楼的名声鹊起,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我们一行30人,选择了福建永定县的客家土楼作为重点游览目标。列入我们“土楼之旅”名单的有: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如升楼及承启楼。 这里土楼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故名“客家土楼”。说是客家人...
查看更多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
2009.10.10
论坛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王秀华美丽的惠安女服饰,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摘要]福建泉州惠东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很有特色,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许多民俗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课题。最有影响的惠安民俗文化主要是以惠安女奇特的服饰文化和奇异的长住娘家婚俗文化闻名海内外,因此,惠安民俗文化又称为惠安女民俗文化。它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特有劳动方式的产物,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关键词]惠安女;惠安女服饰;长住娘家;婚俗 福建泉...
查看更多
土族於菟传承人阿吾:於菟舞――
黄
河上游的民间古风
2009.10.10
人物
土族於菟传承人阿吾:於菟舞――
黄
河上游的民间古风 -他是年都乎土族於菟祭祀七世法师 -中断了十多年的於菟表演,由他和村民复演 -他的心愿是建立一个资料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於菟这种流传了六百余年的民间古风 虽然不少邻居陆续搬了家,可是阿吾决定搬回老屋,老屋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阿吾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院子里的丁香、牡丹,还有香水梨,在长着青苔的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在酷热的夏季,一进门,就感到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凉...
查看更多
光华灼灼,美仑美奂――热贡唐卡解读
2009.10.10
专题报道
光华灼灼,美仑美奂――热贡唐卡解读 藏传佛教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建寺造像,宋代李远在《青唐录》一书中说起口角嘶口罗政权统治下的古青唐城的情形时说,“……建佛祠,广五六里,绕以周垣,屋至千余楹,为大像,以
黄
金涂其身。……城中之屋,佛舍居半……。”说明在口角嘶口罗政权时期,藏传佛教在青海大地上不但广为传播,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寺院的建造工艺与佛像的绘塑技艺随着宗教的传播得到了不断提高和空前交流。公元十三世纪中后期,热贡迎来了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人物...
查看更多
略谈南宋龙泉青瓷的艺术成就和收藏价值
2009.10.09
专题报道
略谈南宋龙泉青瓷的艺术成就和收藏价值浙江龙泉青瓷―冰裂锦囊洗浙江龙泉青瓷―刻花尊浙江龙泉青瓷―鼓钉嬉笔筒 浙江是青瓷的主要产地,历史悠久,基础深厚,技术比较先进。龙泉窑自创始以来,便直接继承了唐、五代越窑的优良传统,经过北宋中期以后又向前迈进一步。到了南宋,龙泉广大的制瓷工人,总汇了浙江历代生产技术的丰富经验,充分发挥了青瓷的优点。同时,又善于吸取官窑的薄胎厚釉的技术,精益求精,为龙泉窑的成就作出新的贡献。 值得注意是,不论继承原有传统或吸取官...
查看更多
千年传承西安鼓乐 堪称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2009.10.09
专题报道
千年传承西安鼓乐 堪称中国音乐的“活化石”鼓乐谱本坐乐 行乐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给陕西及周边的西北地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这中间,西安鼓乐凭借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学而”讲坛上,该校艺术系马西平副教授介绍了这一古老的艺术种类。 昨日的“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一种吹管乐器与锣鼓乐器有机结合的民间音乐品种。马西平介绍说,以“乐社”为单位进行演练活...
查看更多
李石根:“西安鼓乐”理论的奠基人
2009.10.09
人物
李石根:“西安鼓乐”理论的奠基人 人物简介:李石根,民族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史学家,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研究员。原名李重印,自幼在古典文化及传统民间艺术的陶冶下成长,热爱音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西安、晋南等地的剧团、歌咏戏剧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42年考入西北音乐院师从赵梅伯教授学习声乐。1945...
查看更多
1
475
476
477
478
479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