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忠信花灯:遗落在民间的宫廷艺术忠信镇上寮村赖伟雄自豪地拿出自家的这盏手工精制的龙凤灯,此灯参加过河源市的展览,现已成为家中珍藏。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上寮村。一个冗长而陌生的地名,静静地退守在人们视线之外,每一个限制词都把它从大都市的焦点往外推了一步。  进村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车上坐了三四个小时,突然像进入了贾樟柯的电影,车窗外是毫无章法的杂货店,店外面染着毛的青年蹲着抽烟。整条街飘荡着无处不在的网络歌曲,歌词像真理一样直白。  正在我努力把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釉下五彩瓷鉴赏    瓷器中的五彩,一般是指釉上五彩或青花五彩,而釉下五彩是特指清朝末宣统年间创烧的新品种。当时烧制的数量不多,现已属珍贵之物了。  瓷器釉下彩的发展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釉下彩盘口壶,胎上通体用毛笔绘褐黑色纹饰,外罩青釉一次烧成。它证明了三国时期已有烧制釉下彩绘的工艺,开创了釉下彩绘之先河,为后世的釉下彩瓷打下基础。到了唐代,在四川的邛崃和湖南的长沙窑中,釉下彩绘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用彩以多色为主,以含有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立夏节 各地趣味风俗多海  燕        五月槐花飘香    立夏节气的由来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经45°为“立夏”节气。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丹东满族剪纸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满族是我市人数众多、历史影响最为显赫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文化已经渗透到丹东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剪纸作为满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 2008年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丹东满族剪纸这朵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奇葩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树皮到纸张的演变  满族剪纸由来已久,相传早在16世纪,女真人就已经有了剪纸,那时的剪纸材料多为树皮、动物皮、树叶、麻布等,图案也较为粗犷和简单。据有关资料记载,丹东满族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行将没落的高州木偶戏高州冼夫人庙前,单人木偶表演,在老人的双手下,木偶活灵活现。高州冼夫人庙前,中班的木偶剧团的艺人们搭起简易的台子,作为演出之用。放学的孩子在看台上的木偶戏,背景中高耸的楼宇与传统的木偶人相结合,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一九五七年,高州木偶戏获民间艺术汇演优秀奖,已经扬名全国  ◎以前的木偶戏“人神共娱”,现在只为敬神,自然比较寒酸  ◎如今木偶戏逐渐没落,高州的戏班从两千多整编为两百多个  罗煜伦,59岁,花旦;梁明辉,61岁,乐器...
查看更多
论坛
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之比较研究杜亚雄    生活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和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是同宗、同根、同源的兄弟民族。根据历史记载,裕固族和维吾尔族都溯源于公元7世纪居住在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由此上溯还可 以追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和秦汉时期游牧在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    公元840年,回鹘因受黠戛斯的侵袭,加之大雪成灾,畜牧业生产受到破坏,分三支从蒙古高原向西、南两个方向迁徙。西迁的回鹘人一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为何长盛不衰? (来源:莆田新闻网)    5月4日晚,福建莆田市莆仙戏五星剧团在莆田市区步行街的演出,吸引了上千人观看。台上的演员表演惟妙惟肖,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笑声。    “这出剧目叫《李存孝》,很受欢迎。”剧团负责人卓金彪告诉记者,剧团成立于2004年,5年来,每年演出时间长达300多天,600多场。    像五星剧团这样的莆仙戏剧团在莆田市仅登记注册的就有130多个。据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罗景枝介...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韩共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于它与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渊源,导致中韩两国学术界和民间舆论一度在这一问题上出现激烈争议。    本月7日至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韩国韩中文化艺术FORUM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出席该论坛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在发言中就当年的江陵端午祭申报事件给予正面回应,其文客观平正,显示了一...
查看更多
论坛
 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以梅州市与兴国县为对象                                  ...
查看更多
论坛
 利用特殊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利用谈起谭  宏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特色经济    当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对今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