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2009.05.05
论坛
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刘壮 谭宏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报道对象进入了我国传媒的视野。特别是2006年, 国家宣布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及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 围绕“文化遗产日”和“国家名录”从传统纸质媒体到电视甚至网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无处不在, 成了传媒关注的焦点。就以2007年8月16日为例, 仅一天时间, 在国家级媒体上发...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保护
2009.05.05
论坛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保护王海涛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可谓延续了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当代的中国古典舞出现了变形、变质,以至于“名分”不保,是守护还是创新,是重构还是复原,舞蹈界似懂非懂地操作着,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建构似乎只有“与时俱进”才可以生存,对待资源的问题只有改革才可能“发挥效用”,这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破坏性道路,而非建设,本文所陈述的也无非是些老问题,但这些“陈词滥调”中藏隐着我们至今没有点破的原则和命题,是关乎其舞蹈发展的重点,是关乎中国古典...
查看更多
破坏严重 汶川等五县倡议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2009.04.30
其他新闻
破坏严重汶川等五县倡议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姜维城、萝卜寨、羌绣……这些别具羌族文化特色的遗产将得到统一的抢救和保护。19日,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5县联合发出倡议,联合起来抢救、保护和修复羌族文化遗产。 破坏严重保护迫在眉睫 “汶川大地震造成绝大部分羌族村寨房屋倒塌,文化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汶川县文体局的余梅介绍,地震中,“姜维城古文化遗址”汉代夯土城墙和明代石城墙仅存基础。羌族的建筑瑰宝――布瓦
黄
泥群碉3座泥碉仅存三分之一...
查看更多
民俗文化走进西安高校 大学生向民间艺人求教
2009.04.29
其他新闻
民俗文化走进西安高校大学生向民间艺人求教 民间艺人现场制作木版年画 4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展在陕西西安思源学院校史馆举行,拉开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校园行系列活动的序幕。由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群艺馆、西安思源学院和西安瑞丰堂木版年画工作室共同发起的这一活动,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欢迎,主办方精选的100张不同流派的年画藏品深深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不少大学生当场向民间艺人请教年画制作方法。 近年来,西安市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金松群,续写宫梳名篦新的美丽
2009.04.27
人物
金松群,续写宫梳名篦新的美丽 国内第一家梳篦博物馆4月28日就要在常州市勤业桥下运河边试开放了,金松群望着这片厂馆一体的漂亮的中式建筑,心情格外舒畅。 金松群身材高大,初次见他的人,都认为他酷似中年的毛泽东,怎么也不会猜出他是一名心灵手巧的梳篦工艺师。1963年从常州冶金技校毕业后就开始梳篦制作生涯,从工艺师、车间主任、厂办主任、经理助理,直到厂长,2002年改制后他任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和其他民间工艺一样,曾经被誉为宫梳名篦的常...
查看更多
四川茂县:羌族文化正在这里得到恢复和保护
2009.04.27
其他新闻
四川茂县:羌族文化正在这里得到恢复和保护 羌风,羌韵,羌情……群山环抱的茂县是羌族聚居地,这里近90%的人口是羌族,是一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 走进茂县县城,记者发现这里的地震印记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地震发生后茂县几乎所有建筑物都遭到损坏,其中的大部分成为危房。从县城出发来到山上的羌寨,就会深刻感受到地震的残酷,上百上千年历史的民居、羌碉大面积坍塌,民族文化风貌受到严重毁损。 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他们习惯于在高山上居住,其民居...
查看更多
岭南写真:从远古走来的湛江傩舞
2009.04.24
专题报道
岭南写真:从远古走来的湛江傩舞 每每到了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广东湛江各地都会演出一种奇特舞蹈――傩舞,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 湛江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祭祀仪式,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其内容形式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天崇雷而形成的一种独特雷傩舞,以雷首公与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将为主体,还包括土地公婆、艄公婆等,俗称“走清将”、“舞巫”、“考兵”等,也是当地古代先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民俗舞蹈。 湛江傩舞有...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理论建设30年
2009.04.23
论坛
中国戏曲理论建设30年秦华生 现代意义的戏曲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的“戏曲改良”,及随后的“国剧运动”等。有意识地勾勒戏曲理论蓝图,则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如南京戏曲音乐研究院北平分院1932年创刊的《剧学月刊》,在《述概》开篇:“(一)本科学之精神,对于新旧彷徨、中西糅杂之剧界病象、疑难问题,谋得适当之解决。(二)用科学方法,研究本国原有之剧艺,整理而改进之,俾成一专门之学,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提出研究“关于戏剧所涵容之学问,如心理、历史、社...
查看更多
鲁西南织锦的前世今生
2009.04.23
专题报道
鲁西南织锦的前世今生 传统纺织技艺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像四川有蜀锦、海南有黎锦、南京有云锦等,山东也不例外。山东的民间土布织造工艺,以“鲁锦织造技艺”的名称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近日鄄城县和嘉祥县两家鲁锦生产企业之间的诉讼、也是山东首例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诉讼案件,使得鲁锦竟然一时难辨身份:鲁锦究竟是鲁西南民间手工提花纯棉布及制成品的通称,还是企业的注册商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锦面临尴尬境地...
查看更多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
2009.04.23
论坛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 和少英 摘 要: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具有丰富多样、开放兼容、跨国跨境以及和谐共存等特色的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例证, 提出坚持不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为主导、辅之以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等模式, 并强调应重视实践层面的探究以及学习借鉴国...
查看更多
1
494
495
496
497
498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