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壮族赶花街
2009.04.23
专题报道
壮族赶花街赶花街时跳“手巾舞”      农历的三月初三,是广南壮族的“赶花街”。壮族四季有节,除春节、端午节等多民族共有的节日外,还有祭龙节、尝新节等。但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要数“三月三”。      “三月三”的习俗流传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各地的节期略有出入,内容也小有不同。我认为,广南县三月三的“赶花街”独具特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分布于县内各地的壮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背着花糯米饭,带着花线,到壮族较为密集的那伦、者兔、旧莫...
查看更多
论坛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文化旅游 ――对伽峰山乡村营地旅游开发的个案调查      陈巍巍 刘 青 雷昭萌    [摘  要]本文通过对富民县伽峰山乡村营地苗族村寨的实地调查研究,主要探索了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地方。试图从人类学的视野关注民族文化的开发、传承、保护和长远发展,尤其是苗族文化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前言。包括对此次调查地的概况介绍,及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和采用的主要方法。二、研究现状分析...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茂县:灾后羌族文化保护恢复进行中    羌风,羌韵,羌情……群山环抱的茂县是羌族聚居地,这里近90%的人口是羌族,是一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   走进茂县县城,记者发现这里的地震印记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地震发生后茂县几乎所有建筑物都遭到损坏,其中的大部分成为危房。从县城出发来到山上的羌寨,就会深刻感受到地震的残酷,上百上千年历史的民居、羌碉大面积坍塌,民族文化风貌已受到严重毁损。   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他们习惯于在高山上居住,其民居以“垒石为屋...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09绍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大雨中隆重举行献贡酒 华人代表 参拜大禹陵     参拜大禹陵   中广网绍兴4月20日消息(记者张国亮)2009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上午在浙江绍兴市大禹陵祭禹广场隆重举行。奏乐、古旗队、祭旗队共40人从两侧通道进入表演区,呈一字型排开,肃立雅静,由9人鸣铳九响,寓禹定九州;在细乐伴奏下,由两老生引领,6人抬着“三牲”,5壮汉手捧五谷入祭坛,老生将“三牲”五谷放置好。绍兴旅港同乡会会长周光辉、台北夏氏宗亲会理事长夏汉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十里红妆”说不尽的江南女儿梦孙晓青  赵  芮    “咚咚咚,锵锵锵!马来哉,轿来哉,王家嫂嫂抬来哉,一杠金,一杠银,陪嫁丫头两边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铜乐齐鸣,爆竹震天。红轿、红床、红柜、红箱……朱漆泥金,光艳绚丽,绵延数里的迎亲队伍一路炫耀着喜庆与奢华。这就是旧时浙东地区大户人家嫁女的壮观场面,亦被称为“十里红妆”。  这种自南宋时起蔚然成风,后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全盛的婚嫁习俗,如今早已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那些巧夺天工、富于深刻文化内涵的红妆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感受傣族千年贝叶文化 学习智慧人生赵   丽    贝叶经文,在我家里、办公桌上已经收集很多张了,很多次我路经傣族园贝叶文化展示点时,这里的贝叶老人都会主动赠送经文给我,而且指着傣文笑嘻嘻地对我说:“这是天天都有好心情的意思,祝你天天开心!”    虽然我已经无数次摸过这些经文,但是它的制作过程对我来说依旧显得陌生,只知道材料上这样简单介绍:贝叶经的制作程序大致是这样:砍叶、水煮、晒干、压平、刻字。空洞的语言让我对贝叶文化很不得要领,真想亲眼目睹它的制作过...
查看更多
论坛
         歌声的感召―――蒙古长调解读                                     郝 娃    摘要: 蒙古长调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古老的民族所创造的古老的音乐文化吸引我们了解和重视。蒙古长调以声传情, 以情动心, 情景交融, 内敛质朴, 韵味无穷。可以从情感、写意、内敛、韵味四个不同侧面对蒙古长调进行解读, 以阐释蒙古长调作为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蒙古长调; 情感; 写意; 内敛; 韵...
查看更多
论坛
 龙泉青瓷文化传承调查吕 鸿,刘春燕,施佩佩,郑春波,雷蒋蕾,朱琳玲,京茜    摘要:龙泉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历1000 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光彩夺目。龙泉特有的地理、人文环境,形成和发展了青瓷文化为了让龙泉青瓷文化更加完满地传承,就青瓷产业现状、青瓷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龙泉青瓷文化;传承;措施    龙泉青瓷是我国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丽水乃至浙江省的一张文化名牌。1 000...
查看更多
论坛
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刘 彦  袁 革    摘 要:土家族摆手舞是一项广泛流行于土家族集居区的传统体育和艺术活动,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它在土家族的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站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土家族传统文化完整、健康发展的高度,对其实施综合保护与开发策略。    关键词:土家族 摆手舞 保护 开发 生活在湘、渝、鄂、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摆手舞融土家族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丹砂文化:一个民族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   从“天主坳”祭祀台远眺对面的天母石。 (资料图片)  清明时节,祭天朝祖 (张晖 摄) 用仡佬文字和汉字共同记录仡佬族历史的《九天大濮史录》 (程伟光 摄)   很多人都知道,古时皇帝的批文用朱砂书写,叫“朱批”,用丹砂写成赐给有功之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叫“丹书铁卷”,妇女美容时也会用到丹砂――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商周时期,贵州务川的仡佬族就发现和运用了丹砂,是世界上最早获取丹砂冶炼技术的民族,因此务川也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