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只有媚俗艺术走红,中国人就算不差钱也差灵魂了
2009.02.23
论坛
只有媚俗艺术走红,中国人就算不差钱也差灵魂了――访清华大学美学教授、文化批评家肖鹰 “小沈阳”火了,“春晚”过后满城尽说“小沈阳”。他的粉丝不乏“80后”和“90后”,有些从来不听戏的年轻人因为他开始听起了二人转。喜欢他的人说,“小沈阳”的魅力在于他的娱乐精神,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上有活儿的民间艺人面对观众实实在在的诚意。不喜欢他的人说,他走红是因为他低俗,现在就是大众的“审丑”时代,他招牌式的跑偏裤子和娘娘腔都是在哗众取宠。 “小沈阳”是靠低俗走...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手艺面临“失传”“变味”双重难题
2009.02.19
论坛
中国传统手艺面临“失传”“变味”双重难题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左元峰 傅双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如今只有邰立平一家在苦心经营。面对传承之难,邰立平坦言自己已经“竭尽全力”。 凤翔年画起源于1507年。在20世纪80年代的鼎盛时期,当地几百户人家都以制售木版年画为生,一直到90年代后批量生产的胶印年画逐渐将传统的手工年画挤出了市场。 “胶印年画成本低、效率高,我们根本不可能与之竞争,”邰立平无奈地说:“大多数...
查看更多
专家:了解家底 才能传承节庆文化
2009.02.18
论坛
专家:了解家底 才能传承节庆文化 传统的节庆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城市化日益提速的今天,节庆文化的发展既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弘扬节庆文化。就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研究员。 记者:田老师,您好,您认为传承传统节庆文化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田青:传统节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确定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
查看更多
徐竹初和他的漳州木偶头雕刻
2009.02.18
专题报道
徐竹初和他的漳州木偶头雕刻 近日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可谓异彩纷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百余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技艺展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前来观看。面对如此众多的民间绝活和艺术珍品,观众们无不啧啧称奇。 &n...
查看更多
民间艺术瑰宝――凤阳凤画
2009.02.18
专题报道
民间艺术瑰宝――凤阳凤画 凤阳凤画(又称龙凤画)源于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凤阳凤画经历代艺人不断创造,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和陈式,其凤凰造型必须是“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聚集了百鸟之长。在绘制技法上,以民间工艺色彩为主,并吸取了工笔花鸟画的勾线敷色技法,又兼蓄年画通俗画风,有“五彩、素彩、水墨”的色彩表现手法,能做到雅俗共赏。凤画的题材很多,其中有:丹凤朝阳、百鸟朝凤、带子上朝、五凤楼、龙凤图、凤撵麒麟、百鸟...
查看更多
岭南文化―戏剧艺术―粤剧
2009.02.18
专题报道
岭南文化―戏剧艺术―粤剧 粤剧是岭南最重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粤语方言地区。粤剧的形成大约经历了300余年的过程。从明未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广东出现了“本地班”,到太平天国革命前,是粤剧的萌生期;而从粤剧名伶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率粤剧界举旗反清到“粤剧中兴”,是粤剧的扬花期;从志士班的改良活动到“五四”运动前后,则为粤剧的定型成熟期。在志士班的改良活动以前,粤剧是用“官话”演唱的,改良期间才开始用广州方言演唱。这一改良,使粤剧的...
查看更多
中华的艺术宝藏――琉璃
2009.02.17
专题报道
中华的艺术宝藏――琉璃 什么是琉璃? 习惯上泛指的琉璃,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古代的玻璃;一种是陶胎琉璃制品,下文介绍的是陶胎琉璃釉制品。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是古代山西用来装饰陶瓷器的一种低温色釉。琉璃于战国时已经出现。在隋、唐、辽时更为流行,明代仍继续烧造。琉璃器的釉是以铅作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
查看更多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二)
2009.02.16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二) 无锡留青竹刻 无锡留青竹刻历史久远,风格清雅古朴,在竹刻艺苑中独树一帜。早在明代,无锡(江阴)籍著名竹刻家张希
黄
创立的留青浅刻山水技法,在中国竹刻史上起到垂法后世的作用。清代竹刻工艺一直在无锡地区流传。1949年后,无锡竹刻的技法从先前的浅刻向浮雕、透雕、圆雕发展,逐步形成了将留青浅刻与浮雕、透雕、圆雕熔于一炉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以留青浅刻为...
查看更多
《六十二阔恩尔》: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2009.02.16
专题报道
《六十二阔恩尔》: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哈萨克族《六十二阔恩尔》最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走过5年艰辛“申遗”道路取得的成功,是哈萨克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六十二阔恩尔》是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它的形成过程历史久远。根据现代学者对《六十二阔恩尔》的研究,认为《六十二阔恩尔》的形成与发展,从哈萨克族音乐发展史来看,是与“奎依”的发展一脉相承的。 哈萨克族人将器乐曲统称为“奎依”,由各种...
查看更多
精品隐身,大路货当道,安顺蜡染路向何方?
2009.02.13
专题报道
精品隐身,大路货当道,安顺蜡染路向何方? 在安顺市“蜡染一条街”,蜡染产品琳琅满目,真假难辨。卢维 摄 “福娃”蜡染在市场上很畅销 (资料图片) 印有苗族芦笙舞图案的蜡染 (资料图片) “原汁原味的安顺蜡染在哪里?” “不在市场上,而在博物馆,或者‘地下"!” 针对贵州安顺蜡染现状,贵州省安顺蜡染协会会长洪福远一言以蔽之。 被誉为“东方第一染”的贵州安顺蜡染,由于无序开发和侵犯知识产权等原因,盗版货充斥市场,而蜡染真品被迫转入“地下市场...
查看更多
1
505
506
507
508
509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