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民间文化进校园 “中阳 全国剪纸艺术展”启动
2008.11.25
其他新闻
民间文化进校园 “中阳 全国剪纸艺术展”启动 同学们对剪纸艺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人民网记者
黄
维摄) 为了让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民间剪纸扎根于更多年轻人的心里,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吕梁市委和中共中阳县委、中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民间文化进校园――“中阳 全国剪纸艺术展”今日在北京大学隆重启动。 此次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阳 全国剪纸艺术展”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剪纸艺术家的积极响应,征集到了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作品900...
查看更多
知所敬畏说创新――文化还需要敬畏吗?
2008.11.25
专题报道
知所敬畏说创新――文化还需要敬畏吗? 人总是应当知所敬畏的,孔夫子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固然不必照搬,然而,“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总是有些道理的。经济建设遭遇挫折,教会了人们敬畏规律;汶川地震损失惨重,教会了人们敬畏自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总是“天不怕、地不怕”,往往会干出一些鲁莽灭裂之事。 对于文化也应当敬畏么? 历代文人对文化的作用都曾高度评价。晋代文人陆机在谈到“文之为用”时说:“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南朝学者...
查看更多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举行
2008.11.24
其他新闻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举行 本网讯 11月20日至21日,由文化部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象山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黄
坤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童芍素,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
查看更多
古代民间故事的魅力
2008.11.21
论坛
古代民间故事的魅力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祁连休 记者:去年,您撰写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民间文学界得到好评。请您谈谈有关方面的情况。 祁连休:我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有较多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籍华裔学者丁乃通编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的节译本(1985年)和全译本(1986年)相继出版后,丁先生多次来华作学术报告并与中国学者座谈,引起了我和学界同...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宝盆”
2008.11.21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宝盆” 作为
黄
山市唯一对外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景区,
黄
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荟萃了明清时期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日前,潜口民宅的清园又迎来多名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大师入驻,游客前来游览,将可见识大师们现场展示“徽州绝技”。昨日,记者从徽州旅游商品大联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上获悉这一消息。 据介绍,首批入驻的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大师有:木雕传承人王金生、砚雕传承人方见尘、砖雕传承人...
查看更多
试论借助市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2008.11.20
论坛
试论借助市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吴彤彤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政策保证、正确引导、资金支持和统筹管理外,还需要打开另一条路,那就是积极借助市场运作的力量,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后劲,以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民群众乐于欣赏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保护氛围。为此,有必要站在唯物的、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认识和利用市场杠杆和竞争空间的价值,努力盘活和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进而实现我...
查看更多
老字号“金字招牌”要拿什么来拯救?
2008.11.20
专题报道
老字号“金字招牌”要拿什么来拯救? 11月10日,北京前门大街。从五牌楼到珠市口,这条500米的“天街”目前仅有不到20户商家入驻,宽敞的大街略显空旷,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观光拍照。80岁的老北京张全大爷是开街后头一次来,显然眼前改造一新的街面和店铺让他有些失落,“只有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等十几家搬回来了,原来老字号有上百家,热闹着呢,卖粥的、卖布的,老百姓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现在都没了……”回想起当年前门大街的繁华,老人怀念不已。 与前门大街的冷...
查看更多
民间“滚灯”群英聚江南 同台竟展艺术瑰宝
2008.11.19
其他新闻
民间“滚灯”群英聚江南 同台竟展艺术瑰宝 各种民间滚灯绝活令人眼花缭乱。作者:张亨伟 上海奉贤,相传因春秋时孔子唯一南方弟子言偃曾到其境内讲学而得名。深秋之夜,杭州湾畔江浙沪一带的数支“滚灯”表演队纷纷来此“聚会”,同台竟展在中国民间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滚灯”艺术瑰宝,引得万人争睹,流光十里。 “滚灯”是流传于中国江南一带家喻户晓的一种民俗传统技艺,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相传源起于当地民间抗击倭寇、祈福祭祀等,是江南温柔乡难得一见的展示力量与刚健...
查看更多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
2008.11.19
论坛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项 阳 内容提要 本文对于当下民间礼俗与多种音声技艺形式形式相互间的依附关系通过一些相关例证进行辨析,旨在强化对民间礼俗和音声技艺形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方式的认知。 关 键 词 民间礼俗 传统音声技艺形式 平台 生存空间 在当下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下,各地一批又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当作项目“开发”出来,这其中也包括音声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透露着艺术芳芬的吴川飘色
2008.11.18
专题报道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透露着艺术芳芬的吴川飘色 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吴川飘色,是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产生于晚清,成熟于民国至解放初期,冷落、沉寂于“文革”时期,复苏、发展、繁荣于改革开放后。飘色--六国封相 吴川飘色始于
黄
坡沙岗,由民间艺人陈趣珩(生于清朝咸丰丙辰年)创作,于民国18年(1930年)正月初八沙岗年例,陈趣珩第一次为沙岗创制四板飘色游行,其中三板为单人造型:《观音坐莲》、《时迁偷鸡》、《海螺仙子》,另一板是武术双打...
查看更多
1
513
514
515
516
517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