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盛世春天两清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谈清明节的文化含量梁永琳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国务院颁布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以来,3个新增放假日的第一个。面对“新”清明的第一次放假,我们应该如何过?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它的文化意义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请他谈谈有关情况。 香港舞蹈团表演的舞蹈《清明》 宋 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局部)  记者:一提到清明节,人们都会下意识地想起杜牧的那首《清明》诗,特别是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回应质疑 “祭”大典是否真需要国家办?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周一波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明节公祭帝陵,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活动,如果交由国家来主持,将能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凝聚海内外同胞人心和力量,激发中华儿女爱国热情。       今年两会期间,李晓东、李冬玉、于小文、王二虎等部分驻陕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建议将清明节公祭帝陵典礼升格为国家级祭祀大典”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和众多质疑。周一波的这一表态,正是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的来源与习俗    下月初,我们将迎来首次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清明节。什么是清明?    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认祖归宗的一种祭扫;对诗词歌赋的文化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    在古代,清明节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清明诗歌在二十四节气诗歌吟咏当中独占鳌头。同样的清明诗篇,面对风中飞舞的梨花,宋人吴惟信在享受着“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北京雕漆的市场生存状况 丛玲玲前  言雕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到现在有10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雕漆的发祥地在四川、云南一带。元、明两代才传入北京,技艺逐渐完美成熟,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明代,北京官办特色的工艺作坊“果园厂”所生产的雕漆器,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造型庄重大方,雕刻技艺圆熟遒劲,形成了风格。到了清代,雕漆又有新的发展,纹样严谨细腻,极重刻工,雍容华贵,风格与明代不同。光绪二十七年(1910 年) ,匠师肖乐安等在中剪子...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陈智林代表:变脸≠川剧     四川省川剧院这两年可谓风光无限,一出《易胆大》,一举拿下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和文华大奖。不久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又作为川剧的传承人,领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证书。说起川剧,陈智林代表就劲头十足。对于目前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他也一一爽快作答。  变脸≠川剧   “变脸只不过是川剧的表演技巧之一,这几年却被炒到了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很多人一提起川剧,马上就想到变脸,好像变脸就是川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手工刺绣魅力何在         在传统农耕时代,刺绣曾是中国妇女必备的一项“女红”技能,女性借助刺绣养家糊口、颐养性情、装点生活、传情达意,是她们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自作自用的刺绣而言,其图样设计(选定、配色)与制作往往同是作为制作者的女子自己一人。    在当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大机器生产替代了绝大多数实用品的刺绣制作。当手工刺绣不再是女性生活的必要功课,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的当代手工刺绣所表现的内容,在主流上也就不可能是其各自...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京举行   (本网讯)2月28日下午,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文化部党组书记于幼军、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及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出席并为传承人颁发证书,会议由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主持。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百位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参加此次颁证仪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主要依...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场演出在京上演王斌祥(饰猪八戒)、薛瑞红(饰孙悟空)主演雁北耍孩儿《狮子洞·扇坟》李树建(饰张元秀)等主演豫剧《清风亭》霍俊萍(饰二娘娘)等主演五音戏《王小赶脚》(刘晓辉摄)  (本网讯)2月26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戏曲专场演出在北京梅兰芳大戏院上演。  此次演出汇集了不同剧种的代表性传承人。戏曲专场有广为观众熟知的京剧、昆曲折子戏和耍孩儿、五音戏等来自乡土民间...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授牌――陈至立出席仪式     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授牌仪式,2月22日晚在北京国安剧场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仪式,并为荣获十大精品剧目的院团授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及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为精品提名剧目授牌。文化部领导孟晓驷、周和平、赵维绥、常克仁、李洪峰、单霁翔及丁伟出席授牌仪式。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主持仪式。    在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昆剧《公孙子都》、豫剧...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北京庙会: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主题    大年初一的北京,阳光明媚,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近20多场大大小小的庙会已悉数开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北京庙会的奥运气氛和奥运特色特别浓;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和展示特别热。厂甸庙会    2月7日,农历大年初一,历史悠久的北京厂甸庙会人山人海,一个打扮成“猪怪”模样的商贩在高处舞动“渔杆”招揽生意。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厂甸庙会已有400多年历史,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京城...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