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志远:万载傩戏的美学特点论略
2023.08.21
论坛
【摘要】江西省万载县因地理位置受楚地巫觋祭祀文化影响较大,据文献可知,元代末年,万载县就已经有了跳傩活动,并流传至今。万载县今有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种传统傩戏形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和信仰等价值,且开口傩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影响较大,曾获较多殊荣。在对万载傩戏与傩神庙整体追溯的基础上,对万载傩戏进行通盘考察,认为万载傩戏的美学特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面具呈现出自具特色的造型美,涵育有丰富的民间传说美,充...
查看更多
“南来北往 赓续传承” 2023年第二届苏陕非遗消费年 暨苏陕非遗文创产品联展联销活...
2023.08.19
地方新闻
8月17日,2023年第二届苏陕非遗消费年暨苏陕非遗文创产品联展联销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南来北往 赓续传承”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出。线下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设置面积达350平米的专题展区,设有特色专题展区和舞台展区,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展出苏、陕两地代表性非遗项目47个。 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向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赠送了棉絮画作品《和谐共进 盛世传承》,表达了苏陕两省非遗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望。在特色专题展...
查看更多
青海湖音乐节· 第二十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同仁分会场圆满结束
2023.08.19
专题报道
“花儿”声声游人醉,欢声笑语迎客来。8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西北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五省(区)文化馆及同仁市相关单位共同承办的青海湖音乐节·第二十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同仁分会场在
黄
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保安镇花儿沟举办。 活动邀请了省内著名“花儿”歌手共同携手倾情献唱,东峡令《手拿镰刀割沙柳》、憨墩墩令《摘下月亮当镜子》、小六莲令《千里的路上看一回》、依呀依令《鸳...
查看更多
“茶和天下,品味中原——河南·茶非遗主题展”邀您品茗观展
2023.08.18
地方新闻
河南·茶非遗主题展开展 共品茶之美,共话茶之事,共享茶之乐。8月18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博物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茶和天下,品味中原——河南·茶非遗主题展”在河南博物院正式开展。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鹏,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到展厅巡展,并与游客共享茶香...
查看更多
周明:古蜀神话的口传保存
2023.08.17
论坛
【摘要】口传保存是古蜀神话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传世文献的保存一起,构成较为完整的古蜀神话表述体系。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印证、相互转化,使得一个个生动传神的古蜀神话故事千百年来在口头故事和文献记载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被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又有所增益或演变,从而形成一个古蜀神话传播的闭环。 【关键词】古蜀神话;口传保存;书面保存;传播闭环 古蜀神话的保存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古代文献的书面保存,二是民间口耳相传的口传保存,即民...
查看更多
大运会、“村超”等大型活动拉动非遗传播活力提升
2023.08.16
——7月非遗传播活力数据解读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7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34301,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各省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10166,国家级非遗各地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14817,国家级非...
查看更多
香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弦歌不辍 文化薪火相传
2023.08.13
专题报道
图①: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举办的“三栋屋与传统乡村文化”展览。(摄影:人民日报记者冯学知) 图②:长洲太平清醮亮点活动“飘色巡游”。(摄影:人民网记者吴宇扬扬) 图③:端午期间,香港“大澳区龙舟竞渡贺端阳”活动现场。(摄影:人民日报记者冯学知) 调配茶叶、煲茶、撞茶、回温、撞奶……日前,香港邮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港式奶茶制作技艺”为题发行一套4枚邮票、两张邮票小型张及相关集邮品,希望借此...
查看更多
非遗+旅游:深度融合 双向赋能
2023.08.12
专题报道
▲安徽黟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游客体验活动(供图:黟县非遗保护中心) 近年来,非遗体验成为旅游休闲体验中的新亮点,受需求拉动和政策推动的双重影响,各地陆续推出非遗主题的文化旅游新项目和新场景。今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推进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同时也实现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生命力激活、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和行...
查看更多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
2023.08.11
专题报道
漫步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评弹声声婉转雅致、余韵悠长,苏绣、宋锦、缂丝、苏扇等非遗匠心独具;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以及顾颉刚等名人故居,共同构成“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 6月中旬启动的“平江九巷”城市更新项目及“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正在推进中。“居民、游客将可在此沉浸式体验‘食四时之鲜、居园林之秀、听昆曲之雅、用苏工之美’的‘苏式生活’。”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说。 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各地各有关部门...
查看更多
“非遗+”:让大美山西彰显独特魅力——山西省创新非遗融合产业模式纪略
2023.08.11
专题报道
一曲曲上党梆子穿越几百年,依旧动人心弦;一场场稷山高台花鼓表演热烈,气势磅礴;一碗碗刀削面越嚼越香,成为游客来山西必尝的美食;关公、澄泥砚等文创产品,更成为受游客欢迎的伴手礼…… 非遗与文旅融合,使非遗传承如虎添翼。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山西省各地不断拓展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与景区、文创、研学、演艺的结合让非遗更具生命力,同时也让来山西的游客更深层次地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助力全省文化和旅游业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1
52
53
54
55
56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