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地方新闻
7月26日,2023年东兴市文化旅游节暨京族哈节在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举行,来自中国和越南的边民和游客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京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哈节迎神仪式(摄影:天福) 哈节迎神仪式 此次活动将持续到8月1日,除了京族哈节系列仪式,还将举办京族非遗传统渔业体验、5人制沙滩足球友谊赛、京族非遗美食展、北部湾民族文化传承与京族发展研讨会、京族万人餐、全国“四季村晚”之...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安徽省优秀地方戏曲(声腔)剧目展演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安徽演艺集团: 为展示安徽省地方戏曲精粹,传承发展地方戏曲,推动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安徽省优秀地方戏曲(声腔)剧目展演,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扎实推进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23年7月21日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支持项目的通查验收工作。 通查验收工作组织相关非遗类别专家、纪录片专家共同开展。通查验收对象包括冀萍、凤兰、范增、栗四文、张爱珍、任跟心、王艺华、武兴、葛原生、张文亮、张福、贾炳正、柳惠武、贾天仓、赵光晋等15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记...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茶在我国的利用主要有药用、食用和饮用,相关茶俗亦随之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俗已经涉及种植、采摘、择水、选器、饮用、赏鉴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至唐宋时期更加兴盛,既有帝王之乐、文人之雅,又有市井之趣,并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国外传播。传承至今的茶俗,包括以茶为主体的习俗和以茶为媒介的习俗,已成为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传统,其表现更为多样,更具辨识度,并拥有更高的认可度。对茶俗的形成、发展与当代传承,以及茶俗与茶礼互动交融的梳理与阐释,有利于更好地理解...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社会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5日晚,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多彩非遗·如意甘肃”全省非遗展演季在河食渡文化街的首演圆满落幕。 本次演出打破了大众印象中的剧场式、音乐厅式的演出环境,将非遗舞台搭建在了市井夜市中。游客在品尝美食之时还可近距离观看演出,在台下与台上演员亲密互动。无形间让百年非遗历史文化再度进入大众视野,深...
查看更多
要闻
7月25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聊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第二届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在聊城市圆满落下帷幕。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小驹,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蕾,第二届河流域戏曲演出季专家组专家、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我省著名剧作家刘桂成、我省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章兰,以及聊城市有关负责同志出席闭幕式。 颁发证书 闭幕式现场,小驹...
查看更多
——6月非遗传播活力数据解读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6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37002,其中国家级非遗各省级行政区活力值为11294,国家级非遗各市级行政区活力值为14838,国家级非遗各县级行政...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22期:2023年7月10日—23日 ❖1.《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2.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调整工作启动 ❖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示 ❖4.青年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国的古代茶文化经历了从固型茶和散茶的蒸青末茶制作技艺到用蒸青、炒青等工艺加工叶茶的变迁。唐宋末茶和明清叶茶无论是茶叶形态还是核心制作技艺都完全不同,传承至今的6大基础茶类和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丰富多彩。中国茶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给不同地区带来不同的文化影响,日本主要传承了中国的蒸青技术,其中日本抹茶制作技艺传承于宋元时期的末茶,已历经700余年的发展;日本的煎茶传承了元代的茗茶;同时还输入了炒青制作技艺,从中可以看到日本对中国传统制茶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20日,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非遗展演暨梅州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在广州市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给予大力支持。 五华县足球文化公园体育场馆(第一期)惠堂体育场 梅州是世界客都、世界长寿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也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