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55)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12)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
2023.08.11
专题报道
漫步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评弹声声婉转雅致、余韵悠长,苏绣、宋锦、缂丝、苏扇等非遗匠心独具;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以及顾颉刚等名人故居,共同构成“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 6月中旬启动的“平江九巷”城市更新项目及“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正在推进中。“居民、游客将可在此沉浸式体验‘食四时之鲜、居园林之秀、听昆曲之雅、用苏工之美’的‘苏式生活’。”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说。 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各地各有关部门...
查看更多
“非遗+”:让大美山西彰显独特魅力——山西省创新非遗融合产业模式纪略
2023.08.11
专题报道
一曲曲上党梆子穿越几百年,依旧动人心弦;一场场稷山高台花鼓表演热烈,气势磅礴;一碗碗刀削面越嚼越香,成为游客来山西必尝的美食;关公、澄泥砚等文创产品,更成为受游客欢迎的伴手礼…… 非遗与文旅融合,使非遗传承如虎添翼。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山西省各地不断拓展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与景区、文创、研学、演艺的结合让非遗更具生命力,同时也让来山西的游客更深层次地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助力全省文化和旅游业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场景创新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2023.08.10
专题报道
携着历史的积淀,延伸文化的足迹,从传统走入现代的非遗,面临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近年来,适应时代变化,场景创新成为不少非遗项目的自觉选择,在传播、应用、展示等方面拓展思路,更加灵活地融入现代生活,也成为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点睛之笔”。 拓展传播方式 注入造血功能 正值暑假,北京前门泰山皮影体验馆内热闹非凡。传承600年的泰山皮影正在融入旅游、科教、互联网、影视娱乐、时尚等新领域。 泰山皮影的传承人很早就意识到,要...
查看更多
广场舞与传统舞蹈类非遗的互融与共生
2023.08.10
专题报道
从北上广深到偏远乡镇,从黎明到
黄
昏,似乎只要有广场,就有广场舞当仁不让。欢快的节奏中,全国每天都有千百万群众在城乡各地舞动身姿,开心欢跳,展现着人民群众追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备受群众喜爱、深植群众沃土的广场舞,以其简单易学、健康身心、丰富多样,以及场地限制小、集体参与感强等特点而风靡全国,甚至一度登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际舞台展现国人风姿。广场舞业已成为我国影响力极大、群众认可度极高、参与人数极多、覆盖地域极广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
查看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公布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名单
2023.08.09
地方新闻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打造一批非遗特色村镇、街区 ”的任务要求,为提升自治区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传承弘扬内蒙古自治区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旅游高度融合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创建评选工作。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按照非遗资源富集、基础设施健全、传承活动经常、融合发展有效的评选标准,确定创建莫尼山非遗小镇、托克托县河口村...
查看更多
知节气 识茶事 和天下丨立秋:夏伏未央 茶韵悠长
2023.08.08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首届河南民间文化艺术节暨豫视频创作者大会成功举办
2023.08.07
地方新闻
热闹非凡的非遗市集、趣味无穷的互动体验、精彩纷呈的视听演出…… 8月5日,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大河报·豫视频联合主办的“首届河南民间文化艺术节暨豫视频创作者大会”,在郑州
黄
帝千古情景区顺利举行。 如何创新非遗传承和发展?专家学者现场论道。主办方表示,将充分利用好此次民间文化艺术节平台,弘扬和传承民间艺术,探索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路径。活动为期两天,搜索网络话题#我在河南赏民艺#可参与讨论。 现场河南民间文化艺...
查看更多
柘荣剪纸——千年技艺 绽放光彩
2023.08.06
专题报道
剪纸《“四下基层”》,柘荣剪纸非遗传承人集体创作。(图片:为柘荣县委宣传部提供) 剪纸《柘荣高山白茶——桂岭红》,作者陈水云。(图片:为柘荣县委宣传部提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近年来,各地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文艺创作,以美育人、以艺兴村,乡村文化振兴的局面生动呈现、活力凸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
查看更多
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 直播助力苏派非遗“叫好又叫座”
2023.08.01
专题报道
抖音直播业务代表徐晶晶在“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演讲 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在“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表演(供图:主办方)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在抖音直播间为大家带来的一曲《苏州好风光》引得粉丝纷纷叫好,通过直播镜头,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喜欢并了解评弹艺术。近年来,直播助力非遗“出圈”的事例屡见不鲜,直播平台通过打赏带来的“破圈效应”和经济收...
查看更多
翟风俭: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读《中国人的音乐》
2023.07.31
论坛
北京出版社曾经策划出版过一套丛书—“大家小书”。正如其名,选的都是在某一领域内成就卓著的“大家”所写的普及性著作,每本书篇幅不长,多的不过十几万字,少的只有五六万字,最初的版本就像口袋书一样,小巧玲珑,装订设计质朴典雅,书的内容专业但不晦涩,通俗但不浅薄,读起来轻松愉悦,见微知著,回味无穷。必得是浸透了学问的“大家”,融进了自己大半生的治学经历和人生沉淀,方能写得出来这样的著作。田青所著《中国人的音乐》就应该属于这一类“大家小书”吧!他自己也说:“用...
查看更多
1
56
57
58
59
60
54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