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4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一   
搜索
地方新闻
7月3日,贵州省2023年阳戏(贵州阳戏)表演技能培训班在天柱县蓝田镇开班。本次培训班有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主办,天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贵州楞寨阳戏演艺有限公司协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李岚,兰田镇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镇长龙均才出席,天柱、福泉、息烽等8县40余名传承人参加。开班仪式由天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杨仁炯主持。 培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配色大胆活泼、图案栩栩如生的苗绣据传诞生于苗族迁徙途中,千百年来,苗族群众用针当笔、用线为墨,将自然万物、民族历史绣在服饰上,苗绣也因此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活化石’”。 皱绣、破线绣、打籽绣……在贵州,有20多种苗绣绣法。千百年来,苗族群众用一双双巧手致敬前辈,用色彩斑斓的丝线勾勒着民族的生生不息。2006年,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苗族聚居的贵州,近年来将这一文化瑰宝作为产业大力推动发...
查看更多
看非遗视频,赏非遗技艺,购非遗产品
专题报道
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绣娘通过线上平台销售非遗刺绣产品(摄影:张凯/人民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非遗项目不仅在线下活动“圈粉”,还常常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甚至火出国门。看非遗传承人的直播表演、在电商平台购买喜爱的非遗文创、在线参观非遗数字博物馆……透过互联网,越来越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带动了线上销售 “咱河南的非遗项目好看、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孩子们在学习省级非遗“海安花鼓”。(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贵州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侗族群众在田园中演唱侗族大歌(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姜文英(供图:受访者) 在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这样一个“巧人”,40年来,她将时光凝于指尖,一把剪刀和掌中的老茧诉说着匠人的坚守与执着,她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贵州省“五一”劳动表彰获得者姜文英。 姜文英于1971年出生于贵州省台江县的一个小村庄,母亲是当地的剪纸能手,她自小耳濡目染,9岁就开始学习苗族剪纸。没有样品,她就把报纸上的图案剪下来,贴在墙上细细揣摩,从母亲所讲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尤其是56项世界遗产所在地纷纷开展遗产保护、宣传、惠民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以实际行动为人类留存瑰宝,为中华民族续写华章,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广大游客领略自然之美、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体验生活之美。 展示文化底蕴 点亮文明之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高度重视,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五彩斑斓的文化遗产与雄奇秀美的锦绣山河共同铺展出一幅新时代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动人画卷。延绵后世、惠泽人民,文...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4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美术学院承办的2022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蒙古族刺绣”研修班、“剪纸”培训班落下帷幕,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行结业典礼暨作品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考察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于2019年7月15日到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期间,在赤峰博物馆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