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0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十七   
搜索
其他新闻
重庆召开中国首届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研讨会    新华网重庆频道4月7日电 4月4日至4月7日,中国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重庆文理学院召开。在研讨会上,专家围绕“走进文化遗产学时代”“世界遗产与中国”“高校与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思考”等主题展开了讨论。     当前,随着“文化遗产学热”升温,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不足等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注意。高校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和作用也受到关注。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文化部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留下“雨巷”里最后的油纸伞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1927年夏天,诗人戴望舒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写下了这首充满迷惘和朦胧的诗作。孤独彷徨在雨巷里的油纸伞也成为一个独特的道具,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充满想象和向往的空间。在街道上行色匆匆来往遮天蔽日的尼龙伞流中,那把在雨巷中撑着寂寥愁怨的油纸伞会消失吗?     “我们这里的油纸伞是目前中国唯一保留...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重庆市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网重庆7月9日专电(记者张琴)重庆市日前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2个项目入选。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介绍,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62个项目,共涉及10个类别,包括民间文学1项、民间音乐19项、民间舞蹈6项、传统戏剧8项、曲艺3项、杂技与竞技2项、民间美术2项、传统手工技艺15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5项。这是从重庆 市各区县(自治县)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09个项目中,按照申...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重庆确定首批6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庆晚报讯(记者 何昌钦 李心成)我市评出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川江号子、城口老腊肉、荣昌陶器、铜梁龙舞、秀山民歌等62项位列其中。昨日,有关人士指出,由于一些部门认识不到位,有47作品落选。     47作品落选 据介绍,截至2006年5月,全市各区县共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送交了109项代表作,经专家评审和公示,最终,47作品落选,62项入围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全文)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 国家文物局15日正式公布了刚刚审定通过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35项入选项目名单如下: 1.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  2.北京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北京市房山区) 3.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刘伶醉烧锅遗址(河北省徐水县)、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江西省进贤县)、水井街酒坊遗址(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大曲老窖池群(四川省泸州市...
查看更多
论坛
      关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       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宋 蜀 华    一、文化生态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又称生态人类学(Ecologicalthropology),它着重研究人类群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把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视为特定环境条件下适应和改造的产物。因而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特点、方式及规律,并寻求合理地利用和改...
查看更多
论坛
         湘西土家族苗族艺术遗产价值                                                                   评估及其保护措施                      湘西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 张子伟    近十几年来,湘西酉水流域发掘出数十处旧石器、新石器时期遗址,证明一万到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土著先民生存繁衍。这一带巫傩文化的积淀特别丰厚。艺术遗产成为其中引人注目的闪光点。其品类繁多...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管理及操作规程乌丙安  当前,在中国全面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经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39个保护项目的试点已经由国家批准立项进入执行任务和具体操作的工作程序。由于整个工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各省区参差不齐的不平衡状态,因此,在反复不断地提高各地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认识的同时,具体指导所有试点项目的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严格的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就成为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怎样实行严格的科学管...
查看更多
论坛
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旅游发展 刘茜 (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中国在短短20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落后封闭到初步走向现代化的飞跃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继续进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进入21世纪,党中央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观念――科学发展观。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