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廿四   
搜索
专题报道
2022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申报片 本次入选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共涉及浙江、福建、北京...
查看更多
论坛
“南岭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汇集点,是贸易之路,更是文化融合与发展之路,其地域范畴涵括湘桂粤滇赣,拥有汉藏语系、壮侗语系、苗瑶语系等20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瑶族近300万人。 南岭走廊瑶族刺绣技艺研究现状 南岭走廊留存着大量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以广东乳源瑶族刺绣、湖南隆回花瑶挑花、广西贺州瑶族服饰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为典型代表,它们是中国乡土文化的瑰宝。20...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的公示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进一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发〔2021〕69号),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经材料审核、实地暗访和专家评审等工作程序,确定了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
查看更多
要闻
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的公示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进一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发〔2021〕69号),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经材料审核、实地暗访和专家评审等工作程序,确定了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贵州省确定设立“武陵山区(东)文化生态保护区”“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西北文化生态保护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 贵州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贵州省境内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民众参与度高、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赖以孕育、滋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拥有99项159处国家级非遗名录、628项1025处省级非遗名录;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设立为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贵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率连续三年全国第一;贵州有14个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一份份“成绩单”,呈现了贵州非遗十年来砥砺奋进的丰硕成果。 新时代十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纵观新时代十年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在闲暇之余做点苗绣赚些钱,还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举多得。”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绣娘田茂媛说,自己会技艺、能设计,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当地积极建设松桃苗绣非遗工坊,让4800余人学会技艺、居家就业。 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目前,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于11月29日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各地文旅工作者尤其是非遗保护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此次申遗成功,对于我们茶农来说,不仅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未来和希望。”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制作...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2年“非遗薪传”浙江省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学术研究征文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浙文旅非遗〔2022〕32 号)公布显示,2022年“非遗薪传”浙江省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学术研究征文活动自4月中旬启动,于11月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得到省内外非遗传承人、从业者、研究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应征稿件80余篇,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包括南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西藏大学等在内的22所高校师生的投稿。经专家组评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