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19)
机构
(0)
政策
(12)
资讯
(363)
清单
(129)
资源
(23)
学术
(73)
百科
(0)
其他
(1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香港非遗办事处馆长伍志和:非遗源于生活 馈于生活
2020.12.17
专题报道
围屋庭院深几许,三堂两横最玄机。坐落于荃湾的三栋屋博物馆,是香港一座法定古迹,除了能反映客家堂横屋的建筑特色,还记载着陈氏族群在此生活的点滴。“我们选择三栋屋作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是因为这里汇聚了香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精髓,是一个理想的非遗教育推广基地。”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伍志和说。 “三栋屋作为一个非遗项目,保留着客家的传统文化。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举行春秋二祭,正月十五点灯,结婚仪式的情景。”伍志和指出“非遗...
查看更多
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中国属性
2020.11.16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的人类文化事业,它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一项公共文化事业,也是一项惠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具有促进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意义。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大量的投入兴办了众多的创新项目,它们的开展既顺应了历史的趋向,也满足了各方当下的需要,使这项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具有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属性。 关键词:非遗保护;公共文化;中国实践;中国属性...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 让日子更有奔头(新数据 新看点)
2020.11.13
专题报道
学会一门手艺,全家有望脱贫致富。包括剪纸、刺绣、绘画、金属锻制、建筑营造等在内的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带动城乡就业、促进脱贫增收的作用。从2018年7月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超过2000所,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给人力量: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脱贫 “我现在觉得浑身都是劲儿!”——这几年,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学习了临夏砖雕制作技艺,甘肃临夏回...
查看更多
《创意贵州》:非遗活态传承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2020.11.11
专题报道
2015年,国家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按照保护、抢救、利用、传承的递进式工作规划,从教据留存、影像记录、档案收集等多个方面合理有序地做好传统工艺的保护、管理工作。以此为契机,2016年5月,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建设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并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学员参加银饰培训学习 据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站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
查看更多
文旅交会非遗馆 | 非遗新跨界,跨上新境界
2020.11.10
专题报道
何为“非遗新跨界”? “非遗新跨界”是第十五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浙江非遗生活馆”的主题,展会汇聚了设计、产业、媒体、市场多方力量,集结多领域行业专家,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以跨界合作为突破口,形成新的办展目标。创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助力非遗的创新转化,使其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共享非遗经典资源与创新成果,共创非遗传播推广与传承发展新格局。 非遗新跨界:新型材料应用 走进浙江非...
查看更多
浙江“非遗走亲”走出一条“非遗+扶贫”新路子
2020.11.04
专题报道
编者按:今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浙江非遗生活馆”将正式启幕。本届文交旅会浙江非遗生活馆在充分展示省内非遗传承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强调助力非遗扶贫,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浙江非遗人积极探索保护、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结合传统手艺振兴,走出一条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非遗+扶贫 · 非遗走亲 “非遗走亲”源于“文化走亲”,是浙江省非遗保护的创新举措。为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浙江•贵州“非遗走亲”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2020.10.29
地方新闻
10月18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一行10人赴我省开展为期3天的“非遗走亲”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许风伦,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史静一、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调研员(主持工作)王娟、省非遗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正权、省非遗中心主任龙佑铭,
黔
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潘金海等领导参与陪同。 在丹寨万达小镇,有精心组织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蜡染、苗绣、安顺木雕、竹编工艺、黄平泥哨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
查看更多
2020“贵州秋冬季非遗旅游”正式启动
2020.10.28
地方新闻
10月25日,“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在丹寨万达小镇圆满落幕。为了持续释放非遗周的热度,在“中国丹寨非遗周”闭幕式上,“贵州秋冬季非遗旅游”活动无缝衔接,正式启动。 从“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17日启动以来,9天时间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换届大会、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论坛,12条全国非遗旅游线路首次正式发布和一组非遗特色展览演出,以及佳作频出的第二届非遗文创大赛等精彩上演,尤其是超过30场“非遗进景区”特色活动轮番上场,联...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54期
2020.10.20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4期:2020年10月1日—18日 ▲ 习近平赴广东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 ▲ 教育部将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浙江宁波举办...
查看更多
王晓峰:推动非遗进景区 在旅游发展中保护、传承非遗
2020.10.19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致辞。摄影:陈延特 10月18日,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文旅厅、
黔
东南州、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表示,这次非遗周是对景区的一次探索,一次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查看更多
1
25
26
27
28
29
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