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9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十六   
搜索
论坛
【摘要】中国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在有关古琴与制琴的历史文献中,宋代以前的典籍强调参悟天道,尤其重视法度和实践意义;明代典籍更加注重方法论;清代典籍则基于可参考的前代资料,既有系统化的理论架构,又有更完善的技术规范。制作一张好琴,要满足好看、好弹、好听三个标准,既要道法自然,传承古制法度和技艺要领,又需要结合时代的审美和技术。同时,不能忽视古琴制作前、中、后各期控制时间的艺术,以及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关键词】自然;古琴;斫制技艺;法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摘要:2019年,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制品厂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设立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非遗工坊,工坊在推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开展了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培训工作,广泛吸纳群众尤其是脱贫人口参加技艺培训。2019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了3期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漆器髹饰技艺技能培训班,共培训130余人,带动60余名脱贫群众就业,让搬迁户学习到技能的同时实现年收入达2到5万元,学员或到各漆器生产企业就业,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摘要:2020年,剑川嘉林木雕艺术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木雕(剑川木雕),设立剑川县嘉林木雕非遗工坊。通过开展传统技艺研究、剑川木雕技能培训、作品设计创新、校企合作等形式,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开展技能培训,工坊累计吸纳带动就业人数近100人,实现从业人员人均月增收1300元,在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坊多次开展剑川木雕培训和免费体验讲解活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木雕(剑川木雕)是传统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摘要:2019年,贵州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苗族蜡染技艺,设立非遗工坊,致力于苗族蜡染的保护传承,相关服饰设计、制作、加工、销售、进出口经营等。工坊秉承“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的精神,开展技艺传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开发出了亚麻床上用品、台布、窗帘、装饰挂件、围巾、裙子、旗袍、手帕、布包等蜡染系列产品。工坊现直接带动苗族妇女48人就业,以“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订单带动200余人就业。目前,工坊月生产能力为...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沁河下游流域是我国传统的麦作区,农人们结合小麦的生理特性和当地气温变化,形成科学完备的小麦耕作时间表。将小麦耕作的时间节点与二十四节气节律紧密融合,形成固定的节气耕作模式;并将地方物候知识与小麦耕作过程充分结合,在小区域内对二十四节气节律进行纠偏。由此,在长期的麦作实践中,沁河下游流域的农人将二十四节气和地方性知识有机耦合,形成综合、立体的麦作生产知识系统。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沁河下游;麦作;二十四节气 沁河是黄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墨香四溢、名笔如林……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300号的“笔墨宫坊”日前正式开馆,为上海新添一处文化旅游地标,向世界讲述中国笔和墨绵延数千年的精彩故事。 走进“笔墨宫坊”,就走进了中国笔墨的诗意世界:人们可以徜徉在中国最大的墨模宝库,看遍从明代至今上万个珍奇墨模;与匠人们一起体验古法非遗技艺,制作一块自己的专属墨锭并亲手描金;听水墨动画“讲述”中国五千年笔墨历史;还可以玩转互动游戏,拼装“世界最大如意墨...
查看更多
要闻
3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二场《朝鲜族农乐舞的多样表述》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场活动由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廖燕飞主持。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我国目前唯一以舞蹈之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本次活动围绕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多样表述展开...
查看更多
培养新业态 营造新场景 释放新活力
专题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新时代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打造优质文旅产品,激发多层次消费,不仅推进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打造了斑斓多彩的“诗与远方”。 当前,文旅消费加速回暖,文旅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广大代表、委员围绕“培养新业态、营造新场景、释放新活力”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愈发坚定有力。 以文旅之笔描绘乡村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这件精美的欧洲瓷器中某一部分是经过修复还原的,你能找出来是哪部分吗? 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大师工作室里一派繁忙,古陶瓷修复专家黄莹老师正在教授陶瓷修复技艺。案台上,已经完成修复的、尚未着手修复的瓷器满满当当。照片里这件“奇幻森林”就是其中一件。经黄老师和学生之手修复的,正是瓷器中少女帽檐上的花朵。 想要达到这种和原器浑然一体、毫无破绽的感觉,背后的付出你又了解多少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真正把传统手工艺做成更辉煌的大产业,推动传统手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既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讲好中国故事,又提升产业经济规模,创造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传统手工艺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刺绣陶艺等工艺美术产品也屡次成为国礼服务大国外交,增强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