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31)
机构
(0)
政策
(22)
资讯
(433)
清单
(34)
资源
(53)
学术
(77)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2021.09.27
论坛
摘要: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开展了学术研究,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发了对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传统学科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厘清其与这些学科(特别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
查看更多
二胡进校园,非遗谱新篇——江阴市“二胡进校园”活动概述
2021.09.24
专题报道
江阴是民乐之乡,以郑觐文、周少梅、刘天华、刘北茂为代表的江阴籍民乐大家,为中国民乐和二胡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1年9月,二胡艺术入选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二胡艺术,江阴在全市推动“二胡进校园”活动。目前,全市17所学校开办了48个二胡班,在班学习的学员有2300人,为继承和发扬二胡艺术,打响江阴“民乐之乡”品牌作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77期
2021.09.13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77期:2021年8月30日—9月12日 1.“跟我看非遗”青年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培训班在线上举办 2.《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9月1日正式施行 3.江西公布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查看更多
传承千年非遗 活化古琴艺术
2021.09.13
专题报道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熟的、活着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历代古琴88张,是中国古琴文化巨大的宝库。2017年,当代古琴家杨致俭因机缘一头钻进故宫古琴艺术的大门,将故宫古琴文物研究、故宫院藏古琴复制、古谱复活、古琴演奏、古琴教学、论文发表、书籍付梓、唱片出版等工作逐一展开,渐入佳境。他将自己的所学与时代相结合,全身心地投入到故宫古琴艺术的研究和活化之中。 来自上海的古琴...
查看更多
全面小康路上 非遗有力量
2021.09.13
专题报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建设被列为五项指标之一,意义重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代表,非遗保护传承一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
查看更多
非遗+短视频,让传统老手艺“破圈”
2021.09.13
专题报道
河北曲周白寨镇草编技艺传承人杨振国在家中向小朋友介绍草编技艺。新华社发 你会到偏僻的小山村观看一位花甲老人编竹筐吗?你会去遥远的古镇欣赏一位姑娘在院子里染花布吗?或许不会,可当这些“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拿起手机,走进屏幕,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观看和点赞。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传承人道安在制作双耳牡丹花瓶摆件。新华社发 互联网大潮下,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把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
查看更多
村落社会的民俗文化传承——河南省滑县乡民节日习俗的传承现状与文化解读
2021.09.09
专题报道
民俗文化传承离不开乡民的具体生活环境与整体文化模式,因此,民俗传承的真实形态和流变特征需要在乡民的生活世界中去解读。从时间上看,乡民的生活世界被切割成两部分:一是常日生活,一是节日生活。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语境中,中国乡村社会面临着日益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更是令传统的农耕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今天,普通民众的常日生活被各种趋同性的事物所充斥,城乡、地区差异日益缩小。节日生活是我们窥探村落社会的一个独特文化空间,各地习俗的自我特征与时...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的通知
2021.09.03
通知公告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省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的通知
2021.09.03
地方新闻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省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查看更多
新时代非遗社区化发展创新实践案例·东上虞非遗社区“四融四态”建设模式
2021.09.02
专题报道
自2019年以来,在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以奎文区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为实践基地,以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四融”理念为建设导向,以培育“四态”环境为发展路径,科学搭建七个实体平台,大力推进非遗社区化、生活化、平台化发展,为打造传统美食集聚区、手工艺传习创业服务中心、民俗文化特色体验打卡地社区品牌,建设新时代非遗主题社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实践背景 东上虞社区旧貌...
查看更多
1
21
22
23
24
25
6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