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35)
机构
(0)
政策
(22)
资讯
(437)
清单
(34)
资源
(53)
学术
(77)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村落社会的民俗文化传承——河南省滑县乡民节日习俗的传承现状与文化解读
2021.09.09
专题报道
民俗文化传承离不开乡民的具体生活环境与整体文化模式,因此,民俗传承的真实形态和流变特征需要在乡民的生活世界中去解读。从时间上看,乡民的生活世界被切割成两部分:一是常日生活,一是节日生活。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语境中,中国乡村社会面临着日益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更是令传统的农耕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今天,普通民众的常日生活被各种趋同性的事物所充斥,城乡、地区差异日益缩小。节日生活是我们窥探村落社会的一个独特文化空间,各地习俗的自我特征与时...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的通知
2021.09.03
通知公告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省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的通知
2021.09.03
地方新闻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省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开展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查看更多
新时代非遗社区化发展创新实践案例·东上虞非遗社区“四融四态”建设模式
2021.09.02
专题报道
自2019年以来,在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以奎文区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为实践基地,以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四融”理念为建设导向,以培育“四态”环境为发展路径,科学搭建七个实体平台,大力推进非遗社区化、生活化、平台化发展,为打造传统美食集聚区、手工艺传习创业服务中心、民俗文化特色体验打卡地社区品牌,建设新时代非遗主题社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实践背景 东上虞社区旧貌...
查看更多
“跟我看非遗”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三年期培训计划”第一期培训班顺利举办
2021.09.01
要闻
2021年7月5日-8月3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联合举办的“跟我看非遗”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三年期培训计划”第一期培训班顺利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梁斌出席了7月5日的开班式。 代表夏泽翰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青年在...
查看更多
藏医药(藏医脉泻杂炯疗法)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医脉泻疗法,藏语称之为“杂炯”,是青藏高原独有的藏医学疗法,是藏医十八大治疗实践中具有特殊疗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藏医脉泻杂炯疗法以人体循环和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为根本,结合藏医病理生理理论,选择性地服用“强巴敦巴”“佳如古觉”“呐佳塞泻”等三种药物,并在藏医“脉泻护理”的特别护理下,使内在的致病因素通过泌尿系统和消化道排出体外,属藏医泻疗范畴。该疗法对陈旧疾病、子宫痞瘤、死胎不下、绝育、痛风、湿痹、疖痈、水肿等众多疾病具有独特疗效,特别是对脉道疾病有不可替...
查看更多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红帮裁缝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红帮裁缝技艺又称“奉帮裁缝技艺”,是发祥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它主要流布于宁波市奉化江两岸,包括奉化区江口街道、西坞街道以及鄞州区茅山镇、姜山镇等。宁波人习惯于把蓝眼睛、高鼻子、棕色头发的洋人称为红毛人,而为红毛人做洋服的裁缝就称为红帮裁缝。奉化区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波市中南部,地貌构成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奉化地区重手艺、重经商、重闯荡的文化生态,为红帮裁缝技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红帮裁缝...
查看更多
蒙古包营造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蒙古包营造技艺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传统营造技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该区域内蒙古族占常住人口的93%。该区域属高原亚寒带温湿气候区,全县草场资源十分丰富,适宜放牧,当地牧民制作和使用蒙古包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为格儿,满语称为蒙古包或蒙古博。“包”是“家”“屋”的意思,是居住于草原、适应了游牧生活的蒙古族牧民传统居住空间的统称。蒙古包制作技艺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查看更多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的一种,以甘肃省兰州市为流布核心并向周边区域辐射。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南岸是农耕文化,北岸是游牧文化,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交替处。第二级阶梯黄土高原所产的小麦和第一级阶梯甘南、青海等地所产的牛肉,是兰州牛肉面的优质食材。 兰州牛肉面有严格而规范的制作工艺和程序,主要分为面的制作和汤的熬制。面的制作分选料、和面、饧面、溜条和拉面五步。根据食客的需求,面条还可分为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不同粗...
查看更多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董酒酿制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董酒酿制技艺是我国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代表之一,主要流布区域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至高坪镇约十公里的地带。该地位于贵州高原北端,以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区域内江河湖泊众多,三面环水。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与该地区延绵千载的酿酒小环境相结合,成为酿造董酒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董酒酿制技艺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本草制曲。约有
130
多味本草参与制大曲、小曲。大曲原料为小麦,配以40味本草,在...
查看更多
1
22
23
24
25
26
6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