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新闻发布会在文化部召开  (本网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刚刚过去,2008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即将拉开帷幕。2008年6月11日,文化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介绍了2008文化遗产日活动的相关情况。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文化部社文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军,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阮兰玉...
查看更多
羌人与大禹
2008.06.11
专题报道
羌人与大禹     现今的羌族有3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和松潘县,以及与这一带毗邻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羌族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说其古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相传夏代的创始人、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就生长和兴起在川西北的羌地。说其年轻,因为羌族正式作为一个民族确定下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如今的羌族除主要聚居在四川西北以外,还有少数聚居在贵州铜仁地区,那是明代才从四川迁移过去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    六月的新疆,木卡姆吟唱,冬不拉弹响,舞步飞扬,众多国内外舞蹈艺术家齐聚天山脚下――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新闻办联合主办,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等承办的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6月8日在乌鲁木齐开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孟晓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更?依明巴海,自治区政协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新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养“活鱼”      新华网济南6月10日电(记者  王海鹰)6月14日是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近几年,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空前重视,有的忙着申遗评奖,有的忙着举办论坛……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病是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一些地方热衷于申报,其意不在保护,却在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有的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行制造“民俗”;还有的地方申遗是为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
查看更多
论坛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刘守华 2006年新年伊始,我们就迎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件大喜事,文化部公示了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批推荐保护名录518项,其中湖北省占了20项,随后又在北京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使人们眼界大开。当下又值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8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订的《保护非物...
查看更多
论坛
根深才能叶茂――浅议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王军利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让人担心的。好在,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从来不乏忧国忧民之士。尤其是近代,饱尝外忧内患的中华民族,在抵御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经济萧条之后,我们洗心革面,奋起直追,国民经济在短短二十余年里又龙腾虎跃。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新的忧虑又展示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现代西方文明对我国本土文化的毁灭性冲击。    经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急需补上地震课■地震后的文化遗产保护 编者按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是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转眼间,今天距离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已整整三年。  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诸多文化遗产刚经历地震破坏之后的特殊时期,在首次被纳入法定节假日的端午节刚过去二天天的今天,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6月14日)即将到来的前夕,如何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李长春同志视察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受损情况          6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一行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市长葛红林等的陪同下亲临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视察受灾情况。   上午9时,长春同志一行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二王庙后山门,下车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可获财政补助    6月4日在西安召开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透露,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后可获政府财政补助,补助标准定为每人每年最高4000元。    这项政策将从今年开始实施,由陕西省财政每年安排66.8万元,纳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中。    陕西省政府在联席会议上公布了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具体评选情况,秦腔艺人吕明发、马友仙,西安鼓乐艺人何忠信、苗冬泰等...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福建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5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共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项目的232名传承人。    福建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王晓萌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最紧迫的工作是做好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目前,福建省文化厅正在和有关部门协商传承人的待遇问题,随后,将给这些传承人下发一定的补助,帮助他们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