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其他新闻
大地震后抢救保护羌族文化    地震中,汶川最大、最古老的羌寨垮塌。    地震不仅减少了羌族的人口,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也会有人从山区搬到大城市居住,这将给保护羌族文化带来新的困难。    中国羌族(古羌和现代羌族)历史悠久,现有人口约32万人,其中70%以上分布在四川。四川境内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这几个地区中,除了松潘以外,其他都是这次5?12大地震的重灾区。虽然还没有最终的伤亡数据,目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专家座谈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      5月30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国家民委主办,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到会并讲话。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等从事羌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建议,对羌族物质文化的历史文物古迹等,要按照“整旧如旧”原则加以恢复;对体现羌族衣食住行的现存物质文化,要加以保护和恢复,在传统的基础上恢复并考虑防震和现代科学技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多姿多彩的侗寨建筑文化鼓楼、戏楼(右)、风雨桥    在国家文物局审定通过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5个“重设目录”中,贵州有两项入选,分别是第28项“黔东南苗族村寨: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第29项“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后者包括六洞地区的黎平堂安寨、已伦寨、纪堂寨、登杠寨、登江寨、厦格寨、地坪寨和肇兴鼓楼风雨桥,以及九洞地区的从江增冲寨、银潭寨、则里寨、占里寨、高阡寨、信地寨、榕江大利寨、宰荡寨、黎平登岑寨和述洞寨。侗寨民居...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震灾殃及羌族民间艺术           编者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赋予羌笛的意味未免悲凉、肃杀,但因诗句流传甚广,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也因此广为人知。与羌笛这种古老的乐器一样,羌族的刺绣、剪纸、碉楼等民间艺术形式同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表征。突如其来的地震使羌族人口数量有所下降,灾后重建期间,很多人会从山区搬到其他城市居住,这将给羌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巨大困难。我们不禁为那些代代相传的原生...
查看更多
人物
一生挚爱是剪纸――记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傅作仁还珠格格(剪纸)傅作仁东方红史诗之欢庆解放(剪纸) 傅作仁    4月的威海,云淡风轻。在“东风颂剪纸大展”上,记者再一次遇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采访就在宾馆的房间,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说是聊天,73岁高龄的傅老不仅随和,也很健谈,谈起他钟爱一生的剪纸艺术,真是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笑泪相伴的剪纸生涯  “我走到哪里,就会把剪纸艺术带到哪里,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傅作仁出生在东北黑土地上一个满族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专家称都江堰不会失去世界文化遗产名号   地震中,四川近半重点文物受损,但两千年都江堰却屹立不倒     现代人要求新建筑防震,却忽视了古建筑   在都江堰市的几条主干道上,挂着同一条标语:“学习李冰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秦人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蜀人俱敬其如神明;然而为祀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庙,却在地震中遭遇灭顶之灾。   地震中,与水利工程一道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群,九成垮塌。   二王庙的毁灭,只是巴蜀文物遭逢整体浩劫的一个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苗族银饰:用白银写的诗    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当你在苗乡行走,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集市,或是在石板铺路的村巷、山道,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苗家阿雅(妇女)、黛帕(少女)穿着由花边和银饰镶成的民族盛装映入你的眼帘,特别是那满身银光闪闪、环佩叮当的银饰,一定会令你的眼睛为之一亮。苗族人的银饰情    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据有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的银饰文明得到一脉相承,这在很大程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青藏民间文化奇葩    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艺术,在佛教艺术各门类中独树一帜。作为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熔宗教艺术的神圣肃穆、民间艺术的纯朴自然与地方特色于一炉,如一枝出墙红杏,开放在青藏高原并享誉世界。金色山谷里的艺术之花    热贡,是藏语对青海省同仁县一带的称谓,意为“金色的山谷”。热贡地区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的发源地,盛产唐卡、堆绣、佛塑和宗教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坐落在隆务河中游河谷地带的...
查看更多
瑶族服饰
2008.05.28
专题报道
瑶族服饰湖南常宁瑶族湖南隆回花瑶一    人类服装具体起源何时,恐怕难以准确考证,但是人类的童年从蒙昧时代进入早期文明,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衍变了生活方式,劳动成了主要的生存手段和过程,人类又在实践中掌握了耕织技能,于是服装在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中排在了首位。劳动和生活的基本需求验证了服装最早源于使用功能。    瑶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着丰富审美情趣的民族。古代一直就有盘瓠后人“好五色斑衣”的说法,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瑶族服饰分有头饰、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世界文化多样化日    2007年3月18日,《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生效,为今年的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化日的庆祝增添了特殊的意义。艺术家和创造者将要通过语言、声音和形象来展现他们为促进相互理解以及文化间的对话所做出的极有价值的贡献。此外,全民社会将有机会展示他们对保护和促进文化和谐的支持。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大会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并宣布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化日”,此后每...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