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6 星期日 农历六月十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5115)
机构
(9)
政策
(363)
资讯
(10036)
清单
(1156)
资源
(1261)
学术
(1865)
百科
(0)
其他
(42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宋代缂丝与宋绣
2008.05.27
专题报道
宋代缂丝与宋绣宋代缂丝 宋代缂丝比唐代缂丝更加精湛,成为宋代著名的丝织艺术品。缂丝这一名称也是自宋朝才开始产生,尤以大幅的缂丝画为特色,其品格高雅,富贵气质十足,多为宫庭所宝藏,身价骄人,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其珍贵。缂丝工艺本身的原理并不复杂,它的高贵,首先在于耗费工时巨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其次是缂丝技艺易学而难精,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依样画葫芦,而是需要相当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深厚的书画艺术修养。许多缂丝书画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2008.05.27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作为全国的综合试点省,浙江无论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名录项目的数量,保护工作机制的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还是保护管理工作机构的组建,都为全国瞩目。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建新。  ...
查看更多
浅谈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方法
2008.05.26
论坛
浅谈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方法 田 特 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需要各个地区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敢于创新,走出有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子。因此,笔者仅就如何搞好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工作目标 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明确保...
查看更多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8.05.26
论坛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祁 庆 富一、文化多样性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出发点 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造就了人类丰富多样的生存形式,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完整性。由于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剧烈冲击,以及自然灾害、战争威胁等因素,世界许多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多元文化视野出发,继承和保护世界各地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基本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节在罗马开幕
2008.05.26
其他新闻
中国文化节在罗马开幕 在宏伟的罗马音乐公园,歌剧《诗人李白》23日揭开了为期18天的“走近中国”罗马中国文化节的序幕。上海歌剧院演员们的这台高雅和极具中国文化底蕴的精彩演出,赢得了罗马观众的满堂喝彩和经久不息的谢幕掌声。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孙玉玺、我国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意大利拉齐奥大区主席马拉佐、罗马市政府文化局局长克罗彼以及罗马各界人士出席观看。 在当晚的首场演出之前,来自广东的东莞醒狮团在音乐公园露天广场表演了舞狮,反映中国各地民间风情的艺术摄...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端午节
2008.05.26
专题报道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端午节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李次青(清末)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
查看更多
特大震灾砥砺民族精神
2008.05.22
其他新闻
特大震灾砥砺民族精神 国难当头,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骤然凸现,中华民族精神高扬!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截至5月19日,地震罹难人数升至3万余人,家园告急,民生告急。当前,灾区人民不仅仅需要物质、技术、医疗的支持,更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凝聚起战胜灾难的精神力量! 多难兴邦。现在,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贵的精神力量! 无论在震区,还是祖国各地,人人心系灾情,用出人出力出物的实际行动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在严酷艰苦的...
查看更多
开展对四川等地震灾区文化系统对口支援
2008.05.22
其他新闻
文化部转发江苏省文化厅《倡议书》,要求开展对四川等地震灾区文化系统对口支援 文化部5月20日下发通知,转发江苏省文化厅关于东部地区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开展对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文化系统对口支援的《倡议书》。 通知指出,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全国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心系灾区,迅速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以募捐、义演、义拍等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支援...
查看更多
中华非遗亟待拯救 鲜为人知的珍贵剧种弦子腔
2008.05.21
专题报道
中华非遗亟待拯救 鲜为人知的珍贵剧种弦子腔 从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化石,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遗址;从春秋时代的青铜器遗址,到近现代革命文物,浑源现有不少古迹遗存,还有先人们留下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人们熟知的扇鼓外,还有鲜为人知的珍贵戏曲剧种――弦子腔。 浑源弦子腔曾流传于广灵、阳高、朔州等地,如今这一曾兴盛一时的古老地方戏曲剧种...
查看更多
王长松:目连古戏的守望者
2008.05.19
人物
王长松:目连古戏的守望者 早春二月的一天傍晚,我们几位走访祁门箬坑乡栗木村王长松,车子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行驶,我们也在一路猜想,这个近日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目连戏传承人称号的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农民,在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偏少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坚守和努力,将徽州目连戏这一最古老的剧种,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而且让它走进现代社会,为祁门文化和旅游增添了一笔厚重的内容。 车子在栗木村小学门口停下,放眼望去,远处牯牛降山脉在薄暮中隐没出现。村以栗...
查看更多
1
1450
1451
1452
1453
1454
151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