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1 星期五 农历六月十七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5121)
机构
(9)
政策
(363)
资讯
(10042)
清单
(1156)
资源
(1261)
学术
(1865)
百科
(0)
其他
(42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故宫将演《韩熙载夜宴图》
2007.09.07
其他新闻
故宫将演《韩熙载夜宴图》 北京青年报:《韩熙载夜宴图》是千年传世名画,而9月15日由汉唐乐府创作排演的南音大型乐舞戏《韩熙载夜宴图》将在紫禁城内演出,数百名专家将现场观摩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并举办相应的学术研讨会。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介绍说:“《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在故宫演出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韩熙载夜宴图》是在北京故宫收藏的传世之作,而故宫本身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南音又是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诞生于隋唐年间,是中...
查看更多
文化部副部长:承续民族血脉 守护精神家园
2007.09.07
其他新闻
承续民族血脉 守护精神家园周和平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热情参与,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文字,各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
查看更多
中国式生态博物馆前路犹长
2007.09.06
其他新闻
贵州生态博物馆发展现状调研显示 中国式生态博物馆前路犹长 锦屏隆里 1998年10月,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贵州六枝梭戛建成开馆,拉开了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序幕,但经过10年的历程,其结果却令人有些失望。 为了探究其中原因并寻求未来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之路,今年6月,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联合启动了一项名为“贵州省生态博物馆发展现状”的调研,其研究报告已于日前上交国家文物局。以“六枝原则”为准则 目前贵州省...
查看更多
中国确定9项传统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09.06
其他新闻
中国确定9项传统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王思海)中国确定了第一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医药目录,包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藏医药等9个项目被列入其中。 全国民族医药论坛及博览会1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在论坛会上介绍说,申报的传统医约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中医药范围。9个项目分别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
查看更多
中医申遗需到2010年?
2007.09.06
其他新闻
中医申遗需到2010年? 全国民族医药论坛5日在北京闭幕,参加此论坛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昨天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准备仍在进行中。记者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两年申报一次,每次申报数量基本为每个国家一个项目。由于2008年国家已决定对与国人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文房四宝进行联合申报,所以中医药的正式申报可能还需要等到2010年度。 针对一些媒体报道的“中国确定了第一批申报...
查看更多
民间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待
2007.09.06
其他新闻
民间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待 浙江在线09月06日讯 “光我们村就有4项手艺已经失传了。”坐在门槛上,60岁的宁海县湖头村村民葛民曹自言自语。 老葛的民间普查员工作已经结束了近半个月,但他还是习惯性地掏出记事本,琢磨着邻村是否还有这些手艺的传人。 今年5月,宁波市成立了浙江省第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队伍,葛民曹成了首批4368名普查员中的一员。近两个月以来,他和这些普查志愿者一起走村串户,完成了20万张普查简表,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30万条以...
查看更多
奥运来了,我们有必要穿汉服吗
2007.09.06
其他新闻
奥运来了,我们有必要穿汉服吗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国人的心情日渐激动。关于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的服饰,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西装、唐装、中山装还是“汉服”?在各种呼声当中,“汉服”支持者的声音最大,争取活动也做得最成规模。今年4月5日,国内20余家网站联合发布了《复兴华夏礼仪服饰,展现五千年的辉煌――北京奥运会服饰礼仪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建议奥运会礼仪服饰采用“汉服”,有100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以及民间...
查看更多
“老字号”为何频频拒绝“申遗”
2007.09.05
其他新闻
“老字号”为何频频拒绝“申遗” 新华报业网讯 近日,我省又有85个省级非遗项目向文化部正式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省已拥有123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其中包括37个国家级项目,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然而,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少拥有传统工艺的老字号企业却因为种种原因,拒绝申报非遗。 久负盛名的扬州酱菜是传统名特产品,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则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但是,扬州酱菜至今还没有申报任何级别的非遗项...
查看更多
小人物们的“非遗”梦
2007.09.04
专题报道
小人物们的“非遗”梦 潘伊川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的蜡染作品。类似这样的工艺品如今在市场上屡见不鲜,这到底是降低了艺术的价值?抑或是为传统工艺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已经变得很难回答。 编者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申报、审批的种种程序,专家学者的各种呼吁。可是,对真正传承着这些具体而微的艺术(手艺)的民间艺人却所知甚少。这促使我们不禁想走近这些普通的小人物,看看他们的真实世界。 ○他们都是最平凡的小人物,却和祖先留下的遗产相关...
查看更多
“大遗产”观念有待更明确
2007.09.04
其他新闻
“大遗产”观念有待更明确(观点) 乔鲁京 众所周知,“遗产”一词除了有“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这样一重意思外,还有一个基本内涵,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财富”。 早在1996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人居会议上,国际社会就提出要保护文化和环境的多样性。作为遗产保护领域最基本的概念,“遗产”从内涵上可以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文化遗产”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近两年我国...
查看更多
1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51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