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初七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在传习所内举办的传习活动 于2009年修缮一新的苏州昆剧传习所   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于1921年。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起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明天启元年到清康熙末年,这百年间为极盛时期;清代中叶以后,昆曲逐渐由盛而衰;到清代后期,昆曲班社大量减少,在苏州、上海仅存大雅、全福等几个班社;辛亥革命之后,连全福班也难以维持。至上世纪20年代,盛行一时的昆曲面临着消亡、失传的危机。老苏州昆剧传习所就是在昆曲艺术处于衰落颓败的情况下创...
查看更多
论坛
  钟鼓之声的学术研究,上可聚焦于中华乐史之种种律、调、谱、器,下可瞩目于民间音乐传统之种种表现方式。西安鼓乐研究学者,或取人之长,以补己之不足;或取域外(如日本)材料为参照,以见本土文化之价值;或请民间乐师进课堂传经,或下田间村舍学习鼓乐之真谛。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既要有比较音乐学的意识,也要有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还要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更要有历史文化学的眼光。   挖掘整理民间古乐资料   20世纪50年代初,音乐史学家杨荫浏曾先后两次到西安考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鼓乐,千百年来一直活跃于西安等地。西安鼓乐作为唐宋遗音,是鲜活的文物资料,为当今国内外学者所关注。20世纪50年代初,音乐史学家杨荫浏曾先后两次到西安考察,并依据西安鼓乐和五台《八大套》,对宋代姜夔的词曲作了译解。此后就只有李石根、何钧等少数几位学者继续这一研究,60年代西安音乐学院也曾开始整理和研究,但都因种种原因时断时续。   “祖规”不利于乐谱及演奏技艺传承保护   2009年,“西安鼓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4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的“非遗剧种经典折子戏专场”,拉开了“中国文化遗产日”十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展演及学术活动的大幕。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此次系列活动,还包括越剧《追鱼》《牡丹亭》,越剧经典折子戏专场、豫剧《朱丽小姐》、京剧《生死恨》等演出及学术研讨活动“全国非遗剧种——越剧艺术研讨会”。  展演既包含了京剧、昆曲、藏戏、粤剧四个世界级非遗剧种,还囊括了秦腔、豫剧、黄梅戏、越剧四个国家级非遗剧种;既有耳熟能详的京剧剧目《锁麟囊...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非遗函〔2015〕3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截至2015年1月底,文化部公布的4批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235人离世,在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占到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已刻不容缓。根据《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为全面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现将有关事宜...
查看更多
论坛
    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对民众智慧的积累和日常生活的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民众驾驭语言文字的智巧和能力,还可以从中发现许多生活知识和人生道理。       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是与人发生关系最早的游戏种类。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家人就会给他唱游戏歌,陪伴他成长。等到孩子学语走路之时,更是使用各种语言文字类游戏激发他的语言潜能和识字能力,让他在游戏中接受教育。例如,当成人与儿童玩辨别身体部位的游戏时...
查看更多
论坛
    随着现代化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大杂院”消失了,民间游戏失去了游玩的场所;“鸡犬相闻”的邻里没有了,民间游戏失去了广大的参与者;没有儿童的嬉戏打闹,民间游戏便失去了原有的乐趣和童趣。与此同时,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因语言游戏的“普通化”,其方言性和多元化的地域特质也在不断消亡,因此,如何复兴传统民间游戏,不仅关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关乎我们的记得住的乡愁和童年的记忆。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一颦一笑成为我们幸福的营养源和催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绝对是一个充满哲理的节气。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有“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之说。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有小暑必有大暑,有小雪必有大雪,有小寒必有大寒,有小满却独缺大满。人生小满,足矣。       小满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古人命名“小满”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收获在即的喜...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居素普·玛玛依与另两位国家级玛纳斯奇近年相继去世,保护玛纳斯奇,加快对玛纳斯奇的研究,迫在眉睫!”我国知名突厥语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胡振华在日前举办的“《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研讨会上忧心忡忡地呼吁。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古老的英雄史诗,它与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并称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目前我国境内记录的《玛纳斯》仅居素普&midd...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居素普·玛玛依与另两位国家级玛纳斯奇近年相继去世,保护玛纳斯奇,加快对玛纳斯奇的研究,迫在眉睫!”我国知名突厥语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胡振华在日前举办的“《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研讨会上忧心忡忡地呼吁。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古老的英雄史诗,它与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并称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目前我国境内记录的《玛纳斯》仅居素普·玛玛依一位歌手的唱本就长达8部,20多万行,比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要长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