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武汉杂技
2018.12.14
武汉杂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汉杂技,是在荆楚民间杂技基础上汲取各派杂技精华而形成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流布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地处“九省通衢”,历来是长江流域传统杂技荟萃的中心。武汉杂技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荆楚特色,深受大众喜爱。 武汉杂技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清嘉庆、道光年间,民间杂技艺人到武汉卖艺,后逐步形成班社进入舞台演出;1912年到1949年,汉口民众乐园(新市场)雍和厅成为杂技表演中心,每天轮换演出杂技节目20多个,后来表演的杂技团体有50多个,有12个以著...
查看更多
幻术(傅氏幻术)
2018.12.14
幻术(傅氏幻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傅氏幻术是运用人为的隐秘技艺制造幻觉幻像,展现超自然奇迹的一种视觉表演杂技,是中国传统幻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傅氏幻术以傅氏家族为传承中心在北京市流传,并向华东、华南、东北等地区传播。 幻术源于远古巫术,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20世纪初,傅氏幻术第二代传承人傅天正投师北京幻术大家韩秉谦,此后傅氏幻术在北京流传。 傅氏幻术坚持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并重,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并重,尊重师承与博采众长并重,幻术技巧与艺术表演并重,道具研发与苦练技...
查看更多
幻术(周化一魔术)
2018.12.14
幻术(周化一魔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周化一魔术是流传于陕西省及西北地区的传统幻术流派。周化一,艺名周吉胜,1907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3岁拜张象晨为师,15岁因演出大戏法“八仙上寿”声名远扬。他在1938年创办化一魔术研究社,此后又组织兄弟魔术团,在东北、华北演出多年,并于1952年创建陕西周化一魔术团,结束了陕西省内长期以来魔术表演只有江湖艺人撂摊卖艺,而没有正规表演团体的局面。 周化一魔术团上演了《水火凉亭》《罗圈变化》等一批让人称奇的大型舞台魔术节目,吸引全国众多团体前来考察与学习。受...
查看更多
杨柳青木版年画
2018.12.14
杨柳青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 在天津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源于千年古镇杨柳青。明代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天津漕运的兴起使杨柳青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经济日益繁荣。周边地区的木版年画艺人先后迁居杨柳青镇,发展业务。而杨柳青镇外盛产的杜梨木非常适宜雕版,有了这种可用的工艺材料,杨柳青木版年画随即兴起,并日益走向兴盛,出现了全镇及周边村庄“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 由...
查看更多
武强木版年画
2018.12.14
武强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武强县 武强县是著名的民间年画之乡,地处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管辖。武强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丰富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现存资料考证,武强木版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后因地理交通状况的变化而逐渐衰微,民国时期的战乱导致武强木版年画业迅速萎缩,仅有四十余家画坊开门经营。20世纪40年代初,武强木版年画艺人与晋察冀边区的美术工作者一同创办“冀中...
查看更多
桃花坞木版年画
2018.12.14
桃花坞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桃花坞木版年画产生于明代,当时在苏州七里山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有数十家画铺,年产量多达数百万张,故以桃花坞为名。 桃花坞木版年画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最繁盛时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宏泰、吕云林、陆福顺、陆嘉顺、墨香斋、张在、泰源、张临、季祥吉等画铺,稍后出现的王荣兴、陈同盛、陈同兴、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铺在当时亦有不小的影响。桃花坞木版年画曾流行江苏、上海、浙江等处,远销湖北、河南、山东各地...
查看更多
漳州木版年画
2018.12.14
漳州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流行,漳州月港的兴起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直至50年代尚有八九家存在。 繁多的民间民俗活动是漳州木版年画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有辟邪...
查看更多
杨家埠木版年画
2018.12.14
杨家埠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潍坊市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一种民间版画。明代隆庆二年后,杨家埠年画艺人创立了“恒顺”、“同顺堂”、“万曾城”、“天和永”等四家画店。清代乾嘉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开始兴盛,至咸丰年间达到鼎盛,一时间,当地出现了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的盛况,年画人才辈出,杨家埠木版年画曾行销大半个中国。1949年后,因战乱而一度萧条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枯木逢春,重新焕发了生机。195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印制780万张。1...
查看更多
高密扑灰年画
2018.12.14
高密扑灰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高密市 山东省高密市姜庄的扑灰年画亦称“民间写意画”,作画时先用柳枝烧制的炭条打好草稿,然后用毛笔勾描,再用白纸拓印,一稿可拓扑多张,“扑灰”由此得名。扑灰后的画稿还要加以手绘,经多道工序后才能成画。 扑灰年画相传形成于明代成化年间,初时一些民间画工临摹庙宇壁画出售,因为临摹需要大量底稿,故在传统民间壁画底稿“扑粉”拓印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扑灰”拓印法。“扑粉”和“扑灰”最大的差别并不在于材料的运用,而在于“扑...
查看更多
朱仙镇木版年画
2018.12.14
朱仙镇木版年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省开封市位于豫东平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距开封城南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就已有了木版年画。明清两代,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十分兴盛,作坊最多时达三百余家。清末民初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始衰落,大多数作坊迁回开封市内,于是开封又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中心,城内出现了“天成”、“云记”、“汇川”等名噪一时的老字号年画作坊。1949年后,开封市先后成立了开封年画社、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等团体机构,对木版年画的...
查看更多
1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