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1   星期一   农历六月廿七   
搜索
赞比亚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世界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民间美术的守护者――王树村
人物
民间美术的守护者――王树村王海霞  1923年,王树村出生在天津杨柳青镇。杨柳青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那里的郊区良田四野,草木葱郁,杨柳依依。明代以来这里就是京杭大运河运粮输米的必经之地,漕运发达,镇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书场茶肆座无虚席,客栈戏楼灯红酒绿。杨柳青的年画更是闻名全国,整个镇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著名的齐健隆、戴连增画店就坐落在此。清代,杨柳青年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经济实力强大的齐、戴画店出重金请来了钱惠安、徐白斋等著名人物画家,为画...
查看更多
让国宝再现辉煌――记南京云锦的保护与传承
专题报道
让国宝再现辉煌 ――记南京云锦的保护与传承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一架硕大的织机引起众多人的兴趣,纷纷驻足观望。这便是被称为中国织锦工艺“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大花楼木织机。   南京云锦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曾长期用作皇家御用品。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消亡,云锦失去了帝王的消费群体,其织造业也从顶峰走到了低谷,以致濒临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十分关注与...
查看更多
云锦2
2006.05.11
云锦2
专题报道
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云锦研究所继续深化云锦技艺研究,恢复传统品种,并研制开发新产品。在继承南京云锦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恢复了许多失传已久的云锦品种、图案的同时,云锦研究所也清楚地认识到:不能永久地因袭照搬传统产品、传统题材,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上,继传承统的目的在于创新,在于“今用”,在于使优秀传统技艺更好地适应当代人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基于这一点,云锦研究所运用现代设计技术和现代装饰手段对传统的云锦产品进行包装,使其以新的面目展现在现代人...
查看更多
云锦4
2006.05.11
云锦4
专题报道
4、面向现代生活,开发具有装饰性、实用性云锦新产品  云锦生产发展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云锦在品种、图案纹样的题材、造型、色彩等方面,均是传统的特色与风格。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推陈出新,使云锦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是云锦研究所多年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他们一方面将各种传统题材、纹样的云锦产品用挂轴、镜框、立屏等多种装裱形式制成装饰工艺品,来满足中西居室、办公、店堂、大厅的装饰要求,使古老的南京云锦在各种场合都能突出地反映它独特的风格而丝毫不会和周围的...
查看更多
云锦3
2006.05.11
云锦3
专题报道
三、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由于南京云锦有着特殊的织造工艺,长久以来一直面临着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中国入世后,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2001年,南京云锦研究所提出了以法律规章形式保护南京云锦的建议,由市轻工产业集团正式行文向政府提出了申请。2002年12月,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宁政发[2002]281号文正式颁发了《南京市政府关于保护南京云锦的决定》,规范了云锦市场,兑现了申报遗产代表作中政府所作的“出台保护措施”的计划,南京云锦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
查看更多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其他新闻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11月25日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开幕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开幕     2005年7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苏州论坛”在别具一格的明清时期“姑苏繁华图”景象中拉开帷幕。     本次论坛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苏州市政府等承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次以政府为主的大规模学术研讨活动。本次论坛共收集论文260多篇,涉及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博物馆学等等诸多领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