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列旦
2018.11.15
列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6年12月生,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族锻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族锻铜技师。1988年至1998年拜赞啦多杰为师,十年刻苦学艺。器物图案风格古朴、做工精细、刻画优美、线条流畅且经久耐用。收有十余名弟子,传授其祖传技艺。经常参加在地区举办的各项展示活动,特别是2011年参加日喀则地区第九届珠峰文化旅游节民俗风情园展销。作为锻造师,培养了几名学徒,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查看更多
拉琼
2018.11.15
拉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4年11月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金属锻制技艺(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师。自1980年开始学习金银铜器加工技术,擅长金银铜等材质的锻制技艺,通晓鎏金技艺。主要制作银包木碗、靶足盖碗、高足盖碗、转经筒以及铜质保温瓶等。在200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举办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设计大赛中获优秀奖。作为锻制师,培养了很多学徒,并带着年轻学徒,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查看更多
吴景馨
2018.11.15
吴景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满族,1962年6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宏音斋笙管制作技师。出身乐器制作世家,自幼随父亲吴仲孚学习笙管乐器演奏及制作技艺。所制传统乐器工艺精湛、造型美观、音色甜润、音高准确。研制山西管子、电子笙等多件新型乐器;抢救复制复原了唐代笙竽、敦煌乐器、海南黎族乐器、天坛神乐署乐器等多种民族乐器;建立吴氏管乐器展览馆,设立吴氏管乐器演奏和制作培训中心。热心国际传播,将民族音乐文化带到美国...
查看更多
哈达
2018.11.15
哈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2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技师。从小深受工艺大师占巴的徒弟图布新、图门乌力吉、胡日沁毕力格等艺人的影响,成为当今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工艺较有影响力的传承人。在二十多年的民族拉弦乐器制作过程中制作了大小四胡、马头琴、潮尔等一万多把乐器,部分产品销往香港、澳门等地区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2010年10月参加文化部举办的...
查看更多
徐振高
2018.11.15
徐振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11月生,2019年4月去世,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1958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1963年,与师傅缪金林等共同研制成功S型岳山二十一弦筝,不仅扩大了音域范围,而且美化了古筝的样式,后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已成为全国古筝的通用样式。不断探索创新,从古筝的装饰、琴码的调整到琴弦的改良,实现了古筝制作发展的蜕变。创意设计的双鹤朝阳样式的古筝已成为现代古筝的...
查看更多
封明君
2018.11.15
封明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8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师。1947年进入苏州中国乐器社学习,师承著名民族乐器制作大师吕伟康。1958年,进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从事民族乐器的制作和改革。1996年退休后,受聘于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做技术顾问。七十多年来致力于民族拉弦、弹拨乐器的制作实践,尤以制作二胡、古筝见长。木工技艺精湛,能对不同质地、厚薄的皮膜和不同纹理、质地...
查看更多
艾依提·依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4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和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自小喜爱乐器制作与弹奏。15岁起,跟随父亲学习乐器制作。掌握近二十种维吾尔族乐器的凿、雕、刻等每一道工序,乐器选材严格、工艺精细,选用上等桑木、杏木。既坚持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又大胆创新,利用现代技术对乐器颜色等进行积极改良,所制乐器工艺精、音色好,畅销自治区内外市场,成为远近闻名的“乐...
查看更多
柏德元
2018.11.15
柏德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2月生,2019年7月去世,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进入北京金漆镶嵌厂,师从清宫造办处第四代传人王珍,全面掌握髹漆、彩绘、镶嵌等工艺。参与研发雕填类断纹工艺制作和恢复金漆镶嵌等一些濒临失传的绝技,打破口传心授模式,为项目传承留下大量技术数据及宝贵资料。作品彰显宫廷艺术风格:雕填类富丽堂皇,彩绘类色彩艳丽,镶嵌类层次清晰,刻灰类气韵浑厚,断纹类古朴沧桑。代表作有大型立体百宝嵌“九龙壁...
查看更多
何俊明
2018.11.15
何俊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8月生,山西省闻喜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绛州剔犀技师。16岁进入新绛县工艺美术厂,师从王步光,潜心钻研云雕生产技艺,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剔犀”全套生产工艺流程。1992年创建新绛县黄河云雕工艺厂,聘请多位老工艺师,并与省内外艺术院校合作,创新发展传统剔犀制作工艺。坚持沿用古法熬制大漆并使用天然大漆,又将现代理念融入古老工艺设计。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图腾、祥纹、壁画等艺术作品,创作出大...
查看更多
李波生
2018.11.15
李波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7月生,江西省鄱阳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出身于漆艺世家,从1974年起,一直在波阳脱胎漆器厂随父学艺,其间到江西省美术研究所培训一年。1984年至1997年担任该厂领导,负责技术生产指导。2000年该厂改制为民企,被聘为工程设计师。2007年创办饶州脱胎漆器有限公司。熟练掌握了该技艺所有工序,并将原成型水磨机床改造为直轴,还改进了大型花瓶旋转浇铸制模等技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