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民族运动会:中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宝库的“保护伞”
其他新闻
民族运动会:中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宝库的“保护伞”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者,冯骥才走进穷乡僻壤,始终用不折腰的竹子精神鼓励自己和他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相比而言,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却在挖掘和保护中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方面形成了制度保障,无须像冯骥才那样费尽气力却难得周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教育文化处处长田玉明说,宁夏从回族传统体育中挖掘整理的踏脚已经正式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始举办以来,宁夏一批民族体...
查看更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中小学课堂和教材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中小学课堂和教材  记者日前从正在湖北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我国中小学课堂和教材。“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文化部将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出台文件,着力推进这项工作。”     我国文化遗产资源...
查看更多
西藏民间文化遗产在北京展览
其他新闻
西藏民间文化遗产在北京展览  “叶星生抢救、保护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成果展”二十二日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主办,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财政部支持。原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应邀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剪彩。展览至十二月五日结束。  展览以民俗文化、宗教艺术两大部分及远古文明、生产生活、餐饮文化、服饰与家具、木雕艺术、唐卡艺术、佛像艺术、宗教法器等八个类别组成。共展出叶星生在一九九九年二千三百件藏品捐赠西藏后,新发现和...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开评
其他新闻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开评  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等单位推出的“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日前启动。  凡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通过单位、媒体、文博管理与研究人员或文物保护者推荐,均可报名。登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网、中国文物信息网、中国博物馆在线等网站可下载推荐表格。由文博专家、媒体领导、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将结合公众网络...
查看更多
英国、荷兰文化遗产保护点滴  
专题报道
英国、荷兰文化遗产保护点滴申再望     2007年9月15日至9月25日四川省人大教科文代表团一行访问英国、荷兰,重点考察了两国在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立法工作和执法情况。     代表团在英国访问了英国文化协会和英格兰文化遗产协会,并与相关专家、官员进行交流座谈;同时考察了菲兹?威廉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贝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泰特艺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在荷兰访问了弗里斯兰省政府,并同专家、官员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查看更多
首届中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京开幕
其他新闻
首届中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京开幕  中非文化艺术交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4日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内开幕。     “品中国传统美食,观中非特色表演,赏中非艺术奇葩”,由中非商务旅游文化网、中国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主办的首届中非文化艺术交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汇聚了大量的非洲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和图片资料,展示了非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吸引了许多文化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     中非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演出亮相巴黎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演出亮相巴黎提线玩偶《元宵乐》法国观众与参加表演的小演员亲切交流  当地时间11月24日晚,巴黎历史悠久的嘉沃音乐厅里一场具有浓郁东方风情的“东航世博之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演出”,正式拉开了法国“上海周”的序幕。        此次演出节目包括古琴演奏、昆曲折子戏、泉州提线木偶、贵州侗族大歌、云南海菜腔、内蒙古长调等,展现了中国历史迷人的文化色彩。据悉,从2001年以来,中国已有许多古老艺术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
查看更多
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对乱改地名说“不”
其他新闻
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对乱改地名说“不”  嘉    宾: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主席、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  对话人:人民日报记者苏显龙    我国现存千年以上古县700多个、古镇千余个  古地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  记者: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二十四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地名保护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社会如此高度的重视?   刘保全: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具有本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特别...
查看更多
我们该如何保护大运河
其他新闻
我们该如何保护大运河  法国的米迪运河修建于1681年,全长仅240公里,1996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却仍然没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现象引起了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控制专业的大学生王进的注意。(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    面对这一结果,也许,对于我们每个中华子民来说,都是件非常痛心的事。可痛定思痛,我们是否应该从此次“申遗”失败的事件中,得到某些启示和反思呢?笔者认为的...
查看更多
不必对大运河申遗遇困气不过
其他新闻
不必对大运河申遗遇困气不过  法国的米迪运河修建于1681年,全长仅240公里,1996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却仍然没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王进和同学们完成了《京杭大运河现状、保护及申遗政策调查报告》,王进将之归结为,“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运河申遗开展得不顺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政府宣传不够,二是由于民众的文化意识不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