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中国古建筑保护呼唤“理性回归”
其他新闻
中国古建筑保护呼唤“理性回归”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城市建设掀起旧城改造热潮,一大批历史街区和古建筑被夷为平地,欧陆风盛行;进入二十一世纪,历史古城的保护和开发被提上各城市建设规划的最重要内容,留住城市的历史文脉渐成共识。    一时间,重建的古建筑、新建的特色街如雨后春笋涌现。不少地方甚至把残存的历史建筑拆平,再按原样“克隆”重建,建设者如此理解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令专家学者甚是担忧。     “不要以为按照历史原样重建一座古城或古街就是传...
查看更多
什么是应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观
其他新闻
什么是应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观  ●与十年、二十年前相比,社会各界和民众对遗产保护的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在遗产保护意识和行为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偏颇:人们往往对圆明园、长城等这些“重要”的世界遗产较为关注和重视,而对“普通”遗产的保护却不太关心,甚至视为可有可无,仍在不断地进行破坏         ●遗产的价值观直接决定了公众对其所抱的态度,决定了政府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多年来我国遗产破坏严重,保护不力,投入不足,一个基本的原因是全社...
查看更多
伯利兹
2007.12.04
伯利兹
缔约国
查看更多
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论坛
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二十年前到过陕北黄土高原的人,都会为窑内窑外铺天盖地的窗花和剪纸而惊叹;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即便在黄土高原最偏僻的小村庄,你也只能看到窑洞内满墙的明星贴画。民间剪纸消失的速度,被人戏称为“一夜春风遍地梨花落”。  是的,山间已没有白云一样的民歌飘来,窗上已没有山花一样的窗花开放,村头二胡不知何时早已悄然无声……那些我们上一代耳濡目染的民间艺术,现在只能苦苦找寻才能觅其“芳踪”。短短二十年来,民间艺术的繁荣之势就如同“滚滚江水一去不复...
查看更多
白先勇:昆曲的普及教育
其他新闻
白先勇:昆曲的普及教育 《于丹·游园惊梦》序   在我们悠长的民族文化变迁史中,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注意:一部曾经影响全民族达两千年的文化经典,突然从我们民族记忆中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种曾经深入民间数百年为各阶层深深爱好的表演艺术,转瞬间,沉疴不起,奄奄一息。   如果说影响西方世界最深广的一部书是基督教的《圣经》,那么影响中华民族最深刻悠久的则当属孔子的《论语》了。而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论语》从中国的...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识设计大赛
其他新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识设计大赛  (本网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在宣布发起设计大赛,征集最能够体现公约之目的和精神的设计,从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性并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所有成员国的专业和业余平面设计师、画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从业者参加。每一名参赛者可以提交一份图案设计,包括黑白和彩色两种形式。  提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图案设计截止日期为2008年2月15日。  政府间委员会将于2008年底,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
查看更多
传统佳节 法定休假
其他新闻
(政策解读)传统佳节 法定休假 采访人:人民网记者 朱剑红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负责人     现行节假日安排显不足  四大原则指导调整方案  1999年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3天,共1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三是存在以法定节假日代替个人假期的倾向。  从国际经验看,居民个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游、探亲等...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如何“对接”现代?
其他新闻
(文化观察)清明、端午、中秋明年起都将放假,专家热议传统节日,如何“对接”现代?人民网记者 杨雪梅 苗苗  为迎接鼠年来临,大连在星海湾广场竖立了5个形态各异并镶嵌霓虹灯的“老鼠”。  刘德斌 摄    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6日对外公布,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随着《办法》的公布,传统节日放假时间已经尘埃落定,但如何才能过好这些节假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他们普遍认为,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
查看更多
270个民间文化“宝贝”都要保护起来
其他新闻
唱越剧的茅威涛、唱小热昏的周志华……270个民间文化“宝贝”都要保护起来浙江省首批非遗传承人昨起公示  和物质遗产保护的是实物本身不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口传心授的文化和技艺,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落实到人。因此,在浙江省文化厅官方网站上,昨天,出现了270个名字,他们作为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拟确认名单被公示。其中有茅威涛、董柯娣、周志华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名人。    这批要被保护起来的人,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
查看更多
紫砂宗师顾景舟
人物
紫砂宗师顾景舟  在群英荟萃的紫砂界,顾景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部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壶艺家。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紫砂陶艺家,近代宜兴著名七大艺人之一(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其作品充份表现精、气、神、韵之美,不但深具东方特有艺术特色,更赋予时代气息,堪称为紫砂壶之一代宗师。   茶语清心   顾景舟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卒于1996年,享年81岁。在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顾景舟可以说是名号最多的一位。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