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民间信俗(钦州跳岭头)
2018.12.14
民间信俗(钦州跳岭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北部湾顶端的钦州市,至今仍保留着一种古老的跳岭头习俗。这一习俗是钦州壮族、汉族村寨为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以及保护村屯清洁而举办的祭祀活动,以舞蹈形式呈现,是体现民族文化交流与团结的习俗活动之一。 据明嘉靖《钦州志》记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神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如今,跳岭头主要流布于钦州市钦北区、钦南区、灵山县以及浦北县的诸多村寨。每年农历八月至十月,是钦州壮族、汉族各村寨轮番举办“跳岭头”的...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冼夫人信俗)
2018.12.14
民间信俗(冼夫人信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冼夫人信俗主要流布在广东省茂名市的高州、电白、化州、茂南、茂港等县市,此地即古高凉郡。俚族冼夫人出身于南越首领世家,她历经梁、陈、隋三朝,活跃于岭南地区,致力于促进汉、越两族的融合与和谐,保障一方安定,为民族团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冼夫人信俗源于后代对她的崇拜,每年都会以游神仪式举行冼夫人诞庆典。从《隋书》到明嘉靖年间的碑记,都有“官置祠祀之”的记载。历朝历代,尤其是明清两代,都将冼夫人奉为英雄圣贤,春秋两祭以及诞辰祭祀从未间断。自隋朝起,民间就尊称她...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贵屿双忠信俗)
2018.12.14
民间信俗(贵屿双忠信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贵屿双忠信俗是流行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的民间信仰习俗。宋代,河南睢阳(今商丘市)为纪念忠烈殉国的唐代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修建了“双忠”祠庙,由此形成双忠信俗,并在山西、江西、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广泛流传。据光绪《潮阳县志》记载,宋熙宁十年(1077年),贵屿开始修建祭祀张巡、许远的灵威庙、双忠祠、双忠行祠,并定期举行祠祭活动。明嘉靖以后,民间游神赛会形成规模,传承至今。 每年农历二月,贵屿镇会举行历时三天三夜的双忠祭典及游神赛会。活...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东镇沂山祭仪)
2018.12.14
民间信俗(东镇沂山祭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镇沂山祭仪,是历代帝王对东镇沂山举行的“望秩之礼”。商周之前,祭祀时间定在阴历二月;隋唐以后,改为“立春”;1949年以后,帝王的“望秩之礼”演变成大型的民间沂山祭祀典仪,时间变为农历四月初八。沂山又名“东泰山”,古称“海岳”(见《明史》)、“神岳”(见《齐都赋》),向来享有“五镇之首”的美誉。它是泰沂山脉的东主峰,坐落在山东省临朐县南部,是沂河、汶河、沭河、弥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登封东泰山(即沂山...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
2018.12.14
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闽南千年古刹三平寺坐落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境内,由晚唐高僧义中禅师于唐会昌五年(845年)创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寺庙依山而建,呈前低后高之势,整体结构匀称,其“三殿半”的建筑格局在全国都较为罕见。 寺内供奉着义中禅师,他被敕号为广济大师,俗称“三平祖师公”。义中禅师祖籍陕西高陵,出生于福唐(今福清市),圆寂后逐渐演变成佛教俗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佛教禅师崇拜,关于他有很多神奇的民间传说广为流传。由他创建的三平寺,至今香火旺盛,不仅在闽南、粤东地区...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潮神祭祀)
2018.12.14
民间信俗(潮神祭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潮神祭祀是流传于浙江省海宁市境内,祭祀钱塘江潮神的传统信俗活动。潮神是因钱塘潮而生,能让人祈福避灾的神。被尊为潮神的人物众多,其中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较为著名。 潮神祭祀的历史源远流长。南宋程珌(1164-1242)所著《洺水集》中的《盐官祷海》一文,是已知关于海宁祭祀潮神的最早文字记载。钱塘江海宁段的海塘屡毁屡建,所以历朝历代政府都极为重视潮神祭祀活动。清光绪《重刊嘉靖海宁县志》中,收录了元明时期海宁潮神祭祀的多篇祭文。《海宁州志稿》记载,清雍正七年...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孝子祭)
2018.12.14
民间信俗(孝子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孝子祭是一项祭祀南宋大孝子周雄的民俗文化活动。周雄(1188—1211年),字仲伟,南宋时期浙江新登县(现属富阳市)人。他为人至孝,受到宋、元、明、清四朝六个皇帝的十一次敕封,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四省颇具影响力。据传除孝行外,周雄在治病、治蝗、抗暴、救灾、捕虎、除恶等方面也功绩卓著。他经常沿着钱塘江至衢江等地行善,最终意外落水身亡。民众认为他死后依然能够保护一方水土平安,便尊他为江“水神”,称其为“周显灵王”,并在钱塘江沿线多地修建庙宇进...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鱼行醉龙节)
2018.12.14
民间信俗(鱼行醉龙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门鱼行醉龙节是澳门鲜鱼行独有的一项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又称澳门鱼行醉龙醒狮大会。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 舞醉龙源自数百年前的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珠海、澳门)。据道光《香山县志》载:“四月八日浮屠浴佛,诸神庙雕饰木龙,细民金鼓旗帜,醉舞中衢,以逐疫,曰转龙。” 每年四月初七傍晚,澳门从事渔业批发或零售的居民,便汇聚在菜市场,无分彼此,个个席地而坐,围台进餐,形成吃“龙船头长寿饭”传统。酒席...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长洲太平清醮)
2018.12.14
民间信俗(长洲太平清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 长洲太平清醮是在香港长洲岛北帝庙定期举行的崇尚玄天上帝的传统民间信俗。 太平清醮又名“清醮”、“打醮”、“祈安清醮”,是由道教传统仪式演化成的民间信俗活动。 太平清醮于每年农历四月举行,抢包山和飘色巡游是两项主要活动内容。 太平清醮期间,北帝庙前会设立三个竹棚搭成高十余米的包山,每个包山挂上约一万六千个印有红色“寿”字的莲蓉包,又叫“平安包”。抢包山通常会在太平清醮的最后一晚举行。在...
查看更多
民间信俗(悦城龙母诞)
2018.12.14
民间信俗(悦城龙母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德庆县 悦城龙母诞是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定期举行的祭祀海神的传统民间信俗。 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期,宋熙宁年间诏赠龙母为永济夫人。今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龙母生辰诞和农历八月初一至初八龙母得道诞时当地各界民众举办隆重庙会,求吉祈福,海内外信众络绎不绝。 龙母诞主要内容有万民朝圣贺诞、龙母沐浴、龙母更衣、慈龙孝子祭母、济物放生教化、圣迹瞻拜等。 该项...
查看更多
1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