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京绣
2018.12.14
京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京绣是一种传统宫廷手工刺绣技艺。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原来的京绣艺人流落民间,其中包括移居到保定市定兴县南大牛村的梁枝。梁枝师从宫廷老艺人张大学习刺绣技艺,并传予梁氏后代及徒弟。因此,京绣除流传于北京地区外,也流传于以定兴南大牛村为中心的周边几十个村庄。 定兴京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风格,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一般选用最好的绸缎为面料,绣线采用天然蚕丝制作,带有自然的光泽,绣好以后的绣片质量较轻软,手感舒...
查看更多
京绣
2018.12.14
京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曾为皇室服务的传统宫廷手工刺绣技艺,京绣传承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中心,辐射河北省、天津市等地。它样式丰富、技法讲究,色彩富丽,雍容华贵,装饰性强,艺术特色明显,是“燕京八绝”之一。 刺绣历史悠久,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北京地区的丝织业开始兴旺,绣品中出现了盘金、盘银、平针等多种针法。元代,京绣中常见的平金、盘金、打籽等均已出现。明清两代,宫廷刺绣与民间刺绣的艺术分野愈见明晰,宫廷刺绣简称“宫绣”,即京绣,其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特色日趋鲜...
查看更多
宁波泥金彩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宁海县      泥金彩漆是一种以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髹漆工艺,是宁波传统的“三金”工艺之一。现主要分布于宁波市宁海县及其周边地区。   泥金彩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有七千多年历史的木胎朱漆碗。泥金彩漆工艺在明代已经达到制作的强盛时期,至“大明宣德年间,宁波泥金彩漆、描金漆器闻名中外”(《浙江通志》)。清代的泥金彩漆仍然延续其辉煌的历史向前发展。民国时期的宁波泥金彩漆也曾辉煌...
查看更多
锡伯族刺绣
2018.12.14
锡伯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锡伯族刺绣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聚居的八个牛录,是锡伯族妇女最为拿手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   锡伯族刺绣相传源于明末清初。早期的锡伯族刺绣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北方渔猎及迁徙文化特征。自明末清初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后,其刺绣受到满族和汉族刺绣技艺的影响;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戍边屯垦之后,其刺绣工艺又受到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刺绣的影响,从而成就了...
查看更多
侗族刺绣
2018.12.14
侗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锦屏县      在侗族的刺绣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盘轴滚边绣”,以出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平秋镇以及周边地区侗族妇女之手的绣作最为有名。   平秋镇地处贵州侗族文化社区南部和北部的结合部,是北部侗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平秋,原称“阿术”,为侗族语言的音译;明末改名“平秋”,意为“事物在自然消失”。当地的山谷纵横,林木茂盛,民风古朴,有着独具特色的风情和习俗。   根据当地的碑记和传说,“盘轴滚边绣”在明清...
查看更多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以下简称“藏族织绣工艺”),是千百年来嘉绒藏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   据丹巴罕额依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骨质纺轮”证明,早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嘉绒地区的纺织技艺就已经发端。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嘉绒藏族先民一方面依靠当地丰富的藏山羊...
查看更多
瑶族刺绣
2018.12.14
瑶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      乳源的瑶族刺绣为中国瑶族刺绣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部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必背、游溪、东坪三镇等地。   居住在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属“勉语系”过山瑶,隋唐时从北方迁来,长期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其生产方式以刀耕火种和狩猎为主。若是当地不再适宜耕种或猎物稀少时便举族迁往另一座山头生活,因而被称为“过山瑶”。族中保存有《盘古》、《盘瓠传说》、《过山榜》等书籍资料,其传统习俗和文化的保存状态良好...
查看更多
宁波金银彩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是在丝绸品上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其既可应日常生活之需,又可做戏服和美术欣赏品。多用于官府、民间喜庆、服饰、宗教、室内陈设等方面。   宁波金银彩绣主要分布于宁波市鄞州区及其周边地区。当地自唐代以来就遍植桑梓,养蚕剥茧,有着“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宁波金银彩绣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中国刺绣的历史虽然能够追溯至战...
查看更多
上海绒绣
2018.12.14
上海绒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      绒绣又叫“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一种采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面料上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工艺。   作为舶来的工艺技术,绒绣在中国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引进之初的产品与欧洲一样,多用作手提包、拖鞋、靠垫等日用品的装饰面料,纹样以花卉图案为主,配色亦比较简单。20世纪30年代末,以刘佩珍为首的沪上刘氏五姐妹在改进绒绣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绒绣工艺制作人物肖像获得成功。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
查看更多
清徐彩门楼
2018.12.14
清徐彩门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清徐县      清徐彩门楼是一门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狮子龙灯跑旱船、彩楼当街撑面面”,是在山西省清徐县流传了多年的民谚,可见清徐彩门楼在清徐历年民间文艺活动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清徐彩门楼起源于唐代,当时清徐县城叫清源县,交通便利,商铺林立,经济繁荣。逢年过节人们为了祈盼自己来年商铺兴旺,人畜平安,祛除百邪,便在附近山上采回柏叶绑在竹竿和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以求来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