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锡伯族民歌
2018.12.14
锡伯族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锡伯族民歌是锡伯族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广泛流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群众中,并在其他地方锡伯族人中也有一定影响。 锡伯族民歌曲式结构简单,以单乐段构成,便于传唱。从体裁和内容上可分为民歌、渔猎歌、萨满歌、叙事歌、田野歌(情歌)、习俗歌、劝导歌、格言歌、儿歌和新民歌等。锡伯族民歌有固定曲调,没有固定歌词,演唱者可根据不同听众、对象、场合,即兴编词,讲究比兴,很多歌词要求首、中、尾押韵,具有灵活多变、创造力强、随时代不断发展丰富的特点,体现...
查看更多
撒拉族民歌
2018.12.14
撒拉族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撒拉族民歌是主要流行于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甘肃省积石山县等撒拉族居住区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其主要流布区域是我国青海省东部的循化积石山川黄河南北甘青通道要塞,东至黄河谷道,积石峡东端,西至公伯峡,南至清水沟、街子沟上游。 撒拉族民歌根据内容和音乐特点可分为撒拉玉尔(传统情歌)、摇篮曲、儿歌、劳动号子、花儿、小调等。玉尔是用撒拉族语言演唱的长篇抒情诗,音乐具有说唱性。《巴西古溜溜》据说是撒拉族先民的原始民歌,是...
查看更多
旬阳民歌
2018.12.14
旬阳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旬阳民歌是流布于陕西省旬阳县各乡镇、同时辐射周边县区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是陕西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旬阳县境内的汉江沿线和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尤其普遍。 旬阳民歌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伴随着各类劳动而产生的劳动号子。它曲调简单,节奏铿锵有力,情绪激烈,如汉江船工号子等。二是山歌,它是在山野劳动中自由抒发劳动者情感的歌曲,又称“唱调子”。其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舒缓自由,既可一人独自高唱,亦可多人唱合,还有双方盘诘。三是小调,小调在旬阳民歌中数量最多。它曲式结构规...
查看更多
西岭山歌
2018.12.14
西岭山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岭山歌是对川西西岭山区一带传唱于汉族百姓中的山歌的统称,以西岭雪山脚下的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镇为中心并辐射到川西的芦山县、宝兴县、崇州市等地。 西岭山歌色彩鲜明,音域较宽,调子高亢,唱法自由,旋律较为特殊,山味、野味和民族风味颇浓。其旋律优美、唱词生动,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回吟诵,有的悠扬婉转,有的如泣如诉。西岭山歌的5种唱腔风格即老调、小调、大调、吆噢调、牙妹调以及对于特殊唱腔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其音乐性。西岭山歌采用了过去农村(尤其是山区)“哭嫁”的...
查看更多
渔歌(汕尾渔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汕尾渔歌是瓯船渔民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吟唱的叙事和抒情民歌,是瓯船渔民长期海上生活的“伴侣”,主要流布于广东省汕尾市,以及惠州市惠东县、揭阳市惠来县等地。 瓯船渔民是宋、元时期从北方南迁来的渔民,主要生活在粤东的汕尾市辖区内。汕尾渔歌涉及瓯船渔民生产和生活各个层面,内容广泛。有反映旧社会苦难的,如《水乡怨》《自细跟父去牵罾》等;有反映劳动生产的,如《纺线歌》《十二月渔谚歌》等;有反映爱情的,如《新娘歌》《妹是帆索兄是帆》等;有反映伦理道德的,如《教姑歌》《养子...
查看更多
渔歌(洞庭渔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洞庭渔歌是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区渔民世代流传的民歌,主要流布于湖南省岳阳市的临湘、华容、汨罗等县区,益阳市的南县、沅江、桃江等县区,长沙市的长沙、望城、宁乡等县区,湘潭市的湘乡、韶山、湘潭等县区,常德市的津市、澧县、石门等县区;湖北省的枝江、松滋、公安等县区;以及江西省的修水、宜丰、铜鼓等县区。辐射湖南省全境、湖北省大部和江西省西部,其中东洞庭湖渔歌较有特色和代表性。 洞庭渔歌由船歌、菱歌(采莲曲)、喏喏咚和渔鼓筒子构成。船歌与菱歌多在水上演唱,喏喏咚和渔鼓...
查看更多
土家族民歌
2018.12.14
土家族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山地环境中传递历史记忆、民族情感、民风习俗、生产生活等信息的民歌。土家族民歌在贵州省广泛流传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所有乡镇,核心流布区是沿河县境内的乌江流域,辐射官舟镇、和平镇等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北部,乌江下游,与重庆市交界,近邻湘鄂,处于三省一市通衢地。此地为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自古是土家族居住区。 贵州的土家族民歌在代代流传中不断完善,内容涵盖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方面,按劳动题材可分为...
查看更多
土家族民歌
2018.12.14
土家族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家族民歌是我国土家族民众世代相传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和湖北省、重庆市、贵州省等省的土家族居住区。 湘西土家族民歌有山歌、摆手歌、梯玛歌、风俗歌、生产劳动歌、小调等类型。山歌是湘西土家族广为传唱的歌种,从声腔上分高腔及平腔两大类;摆手歌是土家族跳摆手舞时演唱的民歌,跳唱结合,色彩浓郁,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梯玛歌是土家族梯玛(又称“土老司”,负责祭祀活动并且兼修医术)做宗教法事活动时演唱的歌...
查看更多
哈萨克族库布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库布孜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拉弦乐器,琴身为木制,由琴杆、弦轴、弓子及音箱组成。库布孜主要流传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等国家也有分布。哈萨克族库布孜项目内容包括库布孜制作工艺、库布孜演奏技艺和库布孜曲三部分。   关于库布孜的起源,学界看法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库布孜的创始人与传播人皆为阔尔库特先哲。但...
查看更多
京族独弦琴艺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      独弦琴艺术是京族所拥有的传统器乐艺术,主要流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聚居区,包括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山心、万尾三个岛屿(俗称“京族三岛”)及其附近的潭吉、竹山、红坎、恒望、米漏等村屯。   1511年以来,京族先民陆续从越南迁到目前的聚居地,在近五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京族虽然受到了汉族、壮族民族文化的影响,但其独弦琴演奏艺术却一直保持着较为浓郁的民族特色。   京族独弦琴艺术主要包括独弦...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