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何信
2018.11.15
何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秋节(佛山秋色)代表性传承人。1964年进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师从工艺美术家梁次,学习秋色民俗中的仿真果蔬、纸朴艺术、墨鱼骨雕等景色技艺。在艺术追求上不断进取,善思善创,经过多年努力,技艺掌握纯熟,作品制作精致,尤以鲜明的地方色彩著称。先后制作的几十个秋色艺术制品多次参加佛山秋色大巡游,为佛山秋色赛会增添了亮色。退休后,设立雅图轩工作室,授徒三名,均已基本掌握秋色制作工艺,为传承...
查看更多
刘桂生
2018.11.15
刘桂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0月生,湖北省鄂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午节(泽林旱龙舟)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篾匠世家,1959年随祖父和父亲学习篾技,1962年拜当地人吴鸣章、王海晏为师,学习扎制龙灯、采莲船、蚌壳精等技艺。从1990年起,扎制并组织旱龙舟民俗文化活动二十余年,独立扎制龙舟十八艘。多次受邀参加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培训班传习教学,讲解泽林旱龙舟民俗活动的历史和制作技术,连续三年被评为鄂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
查看更多
谭国政
2018.11.15
谭国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3月生,湖北省秭归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祖父谭光芹学习祭奠屈原仪式,唱大招魂、小招魂、诗赞。1982年,随谭光沛、李胜良等人学写古体诗,用楚腔古音吟唱楚辞。每年端午投身于祭祀屈原仪式、骚坛诗会、端午稻场娱乐等系列民俗活动之中,并积极配合媒体拍摄《守望端午》《北纬30度》等民俗节目,传播端午习俗。长期致力于端午习俗的搜集、整理和后继人才培养等工作。2013年开始定期进校园授课,传...
查看更多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都热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1年10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医药(木尼孜其·木斯力汤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1976年起在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从事维吾尔医临床工作,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擅长治疗风湿病、白癜风、痤疮、皮肤瘙痒症等各种皮肤病,高脂血症、脑梗塞、血粘度增高、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胃胀、腹胀痛、胃性头痛、气虚引起的牙痛等疾病。发表《高血压的维吾尔医诊疗经验》等数十篇文章。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维吾尔...
查看更多
陈卫川
2018.11.15
陈卫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39年5月生,2019年8月去世,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医药(陈氏回族医技十法)代表性传承人。主任医师。自幼随祖父陈进孝学习医技,并在高等院校和各类研究班进修。五十多年来,多次拜访同行名医,博采众长,丰富完善陈氏回医十技法,并将祖传医技用于临床。编辑出版《回药荟萃》《吴忠回医药史》《陈卫川医技验方集》《陈卫川回医发微》《陈卫川医事录》《陈卫川中回医临证实录方》等多部著作。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第二批全国...
查看更多
王增世
2018.11.15
王增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57年11月生,贵州省雷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苗医世家,七八岁时便跟父亲上山采药、识药,成为父亲的“小徒弟”,得家族传承。20岁左右开始行医,为家族第八代苗医传人。掌握家传骨伤蛇伤疗法。在三十多年的行医过程中,利用祖传苗医苗药秘方,遵循苗医医规,不断总结经验,诊治技术不断提高。致力于疑难杂症的诊疗,对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病、骨质增生、蛇伤、无名肿瘤、乙肝、中风后遗症等疾病有较多研究和治...
查看更多
田兴秀
2018.11.15
田兴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33年11月生,湖南省花垣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医药(钻节风疗法)代表性传承人。1955年转业回乡次年起,先后得六十七位苗医前辈授艺,所掌握的苗医药钻节风疗法是以龙玉六为主、六十六位苗医前辈为辅传承下来的。刻苦钻研六十余载,孜孜不倦,坚持不懈,获得多项国家及社会团体的奖励和社会的肯定。始终以传承发展苗医为己任,总结自身实践经验,先后出版《苗族医药学》《三本论》《中国苗族医学》《苗医药钻节风疗法》等书,同时以传习所、学术交流、苗...
查看更多
赵有辉
2018.11.15
赵有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瑶族,1955年1月生,贵州省从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医药(药浴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母亲学习瑶族草医,十余岁能识别数十种草药,熟知其药性。后又师从本村的药浴师进一步学习瑶族医药,专研药浴。熟悉瑶族药浴所用每一味草药的生长环境和药性,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掌握瑶族医药核心技艺的传人之一。擅长应用瑶族民间医药,通过对症下药,治愈多例疑难怪病患者。在本族家传秘方基础上,自主研发一套独特的药浴保健配方,特别是对妇科疾病、关节炎等症状疗效显...
查看更多
王布和
2018.11.15
王布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0年10月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医药(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代表性传承人。1972年拜当地著名蒙医大夫布日古德少喇嘛为师,学习蒙医药学知识及传统蒙医疗法。从1985年起,通过个人医术救治了大批患者,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无经济能力看病,三分之二的患者患有肝病、风湿病、精神病等很难攻破的顽固疾病和疑难杂症。为降低成本,自己采药。妻子和儿媳承包七百亩土地养殖牛羊,收入全部用来维持诊所正常运转和补助求医者...
查看更多
尼玛才让
2018.11.15
尼玛才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81年7月生,青海省贵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医放血疗法)代表性传承人。9岁开始跟随舅父贡确雅湃学习藏医药物与放血疗法。20岁考入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师承国医大师尼玛、名老藏医万玛昂智等,潜心研究藏医古籍。参加工作后,又先后赴西藏、甘肃随名老藏医学习实践藏医放血疗法,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藏医放血疗法。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九项,获授权专利四项。出版《藏医金针学》等学术专著五部。研制藏医人体放血铜人模型并用于教学。培养学生百...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