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佩特拉和维地拉姆的贝都人文化空间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贝都人是半定居的游牧民族,他们居住在约旦南部接近佩特拉和维地拉姆遗址的地区,那里属于半干旱的高原和沙漠地区,这种环境使他们过着定居与游牧两者互补的生活。  许多贝都人部落仍然在接近佩特拉的地区使用“那巴提恩”:一种蓄水池和凹洞。佩特拉东南部的维地拉姆座落于宽广干旱的牧场上。今天,许多半定居的贝都人社区继承了这个地区的传统,仍然保持着鲜活的、传统的游牧文化和相关的知识技能。这在阿拉伯世界中被视为寻常,然而佩特拉和维地拉姆的贝都人,在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
查看更多
歌舞伎
2013.12.10
歌舞伎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歌舞伎是日本传统的戏剧表演形式,形成于17世纪的伊豆(Edo)王朝时期,在城市居民中相当流行。起初,男女演员都有,但后来禁止了女演员的表演。这一限制保留至今,所以现在所有的歌舞伎表演都是男演员。专门扮演女角色的男演员叫做昂那咖塔(onnagata),他们来自一个颇为典范的专业世家。其中两个主角的类型是“aragoto“(硬风格)和“wagoto”(软风格)。  歌舞伎表演的多是有关历史事件和恋爱关系中道德冲突的题材。演员说白具有简单的韵腔并伴之以日本的...
查看更多
撒丁岛牧歌文化——多声部民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持续低音多声部民歌由撒丁牧歌文化中发展而来。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四声部复调演唱形式。四个不同的男声部称为低音、低音哼唱、麦苏(mesu)。其中的突出特点是低音部和低音哼唱声部的喉音音色。表演者围成一个紧凑的圈,圈中的独唱者演唱一段散文或诗歌,与此同时,其他声部为其伴唱。为了同时听到自己和别人的声音,达到完全和谐,歌唱者捂住一只耳朵。  大部分参加演唱者居住在巴巴吉亚地区和撒丁岛的其他北部和中部地区。他们的演唱艺术深植于该地区的日常社会生活。他们常在当地酒...
查看更多
拉姆里拉——《罗摩衍那》的传统表演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拉姆里拉,文学的解释为“拉姆戏剧”,是一种罗摩衍那叙事诗的表演形式。它由包括歌曲、叙述、朗诵和对话组成的一系列场景组成。表演在整个印度北部地区的都瑟拉(Dussehra)节日里进行。节日每年据仪式日历约在10月或11月举行,阿由大、拉姆奈格和贝拿勒斯,乌林德万、阿莫若、萨特那和马都巴尼等地区(Ayodhya, Ramnagar and Benares, Vrindavan, Almora, Sattna and Madhubani)的拉姆里拉最具代表性...
查看更多
印度尼西亚配剑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克里斯(kris或keris)是印度尼西亚一种独特的不对称配剑,由于它常被认为拥有魔力,所以既是武器,又是一种精神产品。所知最早的配剑铸于1360年左右,它很可能通过爪哇岛传遍东南亚。  配剑的刃部通常很窄,有个不对称的刀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刀刃,呈显眼的波纹外观,称作“帕莫尔”。剑鞘通常木制,但铁制也大量存在,甚至有金制剑鞘。它的审美价值体现于“达泼尔”(剑刃的形状和设计,约近150种)、“帕莫尔”(刃上合金的装饰图案,约有60种)和“坦戈”,即配剑...
查看更多
瑞宾瑙——艾基舞剧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瑞宾瑙- 艾基是一种源自15世纪玛雅王朝的戏剧形式,属于罕见的西班牙殖民前的传统。它包括神话起源、流行称呼以及与瑞宾瑙地区居民有关的政治话题。这些都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如面具舞、戏剧和音乐得以表现。口头和书面的叙述由一群演艺者完成。他们在舞台上交谈,描绘玛雅城,尤其是14世纪瑞宾瑙的首府‘卡耶’。故事分为四场,主要表现了这个地区的两个主要政治团体的斗争:瑞比伯和凯齐(the Rabinal Achí and the K’iche)。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是两...
查看更多
库库鲁舞蹈戏剧传统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库库鲁舞蹈戏剧传统,由19世纪中叶来自多米尼加共和国讲英语的加勒比地区移民中的工人创造。“库库鲁”一词初含对移民的贬义,这些移民在该岛的英国蔗糖种植园中工作。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教堂、学校、慈善会社和聚集会所,以提供互相帮助和组织集体文化活动,如在圣佩得罗城举办一年一度的库库鲁舞蹈戏剧活动。  12月25日圣诞节和1月的第一个礼拜,有各种各样的库库鲁舞蹈戏剧表演。每年6月24日,向该城保护神圣彼得表达崇敬的庆典和狂欢节中,也能看到这一表演。这类表演中,音乐...
查看更多
捷克新兵舞
2013.12.10
捷克新兵舞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斯洛伐克新兵舞是一种即兴的舞蹈,由居住在斯洛伐克的南摩拉维亚和捷克林兹地区的所有年龄的男子表演。舞名来自德文werbung(后变为verbunk),意思是召募新兵,反映了它起源于18世纪招募年轻男子做军队舞蹈者和士兵的初意。如今,斯洛伐克的大部分乡镇的民间舞蹈团都表演新兵舞,表演主要与节日有关,例如每年的hody社区庆祝。  斯洛伐克新兵舞的伴奏音乐是一种新匈牙利歌曲,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表演从一支歌曲开始,然后是慢舞部分,再进入加快速度的舞蹈部分。该舞...
查看更多
哥斯达黎加的牧牛传统和牛车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的牛车,是哥斯达黎加最著名的工艺。从19世纪中叶开始,牛车就被用来运输咖啡豆,从哥斯达黎加中央谷地,越过群山,送到太平洋海岸的潘塔热那斯,全程需要10至15天。牛车采用没有辐条的车轮,一种阿兹台克人的圆盘和西班牙辐条车轮的混合物,穿过泥浆时不至陷入泥沼。许多情况下,牛车是一个家庭的唯一运输方式,并经常被当作社会地位的象征。  绘画和装饰牛车的传统始于20世纪初。最初,哥斯达黎加的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驾车者的出身可以通过车轮上的图案得以识别...
查看更多
帕兰克-德-圣巴西里奥的文化空间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圣巴西里奥的帕兰克村约有3500户居民,位于首府卡塔吉娜东南的玛丽亚山下。帕兰克意为有防御的社区。在殖民时期,帕兰克被一个逃离来避难的奴隶所发现。帕兰克以前就已经存在,但惟独只有圣巴西里奥的帕兰克存留至今,并发展成独一无二的文化空间。   圣巴西里奥的帕兰克文化空间包含着独特的社会、医药与宗教习俗,以及音乐和口头传统,其中许多具有非洲、特别是班图的渊源。这一社区的社会组织建立于家族网络和年龄组之上(称为Ma—Kuagro)。一个年龄组,由社区中所有连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