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新昌调腔剧团50载 传承非遗有成效
其他新闻
新昌调腔剧团50载 传承非遗有成效 新编调腔目连戏《红神》剧照     日前,记者在浙江新昌见证了调腔剧团成立五十周年的喜庆和红火。几代调腔艺人济济一堂、畅叙欢聚,并献演了一台新编调腔目连戏《红神》,展示了该团当下的整体实力。热闹的场面、神奇的故事、浪漫的演绎、风格独特的调腔,赢得了各地嘉宾和全场观众的满堂喝彩。    新昌调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6月被文化部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调腔的演唱...
查看更多
在香港名校听南音
专题报道
在香港名校听南音    ――“2009年国粹香江校园行”活动侧记      立冬前后的香港,街市繁华,气候温暖。一支来自福建的“非遗”艺术团体的到来,在香港繁华和温暖的浓郁都市气氛中,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温馨味道。应香港联艺文化交流中心邀请,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和泉州南音乐团一行30人,于11月3日至11日赴香港参加 “2009年国粹香江校园行”系列活动之四――“南音及梨园戏艺术讲座及示范表演”,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
查看更多
《风雪夜归人》进京演出 展现“时尚化粤剧”
其他新闻
《风雪夜归人》进京演出展现“时尚化粤剧”     由深圳市粤剧团排演的新版《风雪夜归人》11月9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这是自今年10月粤剧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首部受邀进京展演的广东地区原创大戏。北京观众和业界专家对这场演出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观众一落幕就说:“哪里可以买到主题曲CD?”     现场:北京观众默念粤语  当晚,近1500个席位的北京保利剧院座无虚席,岭南地区的粤剧能得到北京观众如此高的关注令深圳市粤剧团团长倪健倍感骄傲。  新...
查看更多
寻找民间艺术传承的“千金模式”
论坛
寻找民间艺术传承的“千金模式”       娃娃唱主角的“千金模式”     传统的剪纸艺术是中原文化的产物,而古老的千金剪纸艺术诞生的年代虽无从考证,但千金劳动人民创造的这项民间手工艺术,来源于千金厚重久远的文明历史和广袤博大的人文环境。6500年前的塔地遗址、民间传说商纣王流亡至千金镇的“商墓村”以及南宋康王南逃杭州经过千金时留下的驿站等...
查看更多
天津汉沽农民飞镲队全国大赛获金奖
其他新闻
天津汉沽农民飞镲队全国大赛获金奖    日前,在山西举行的2009'全国传统武术精英邀请赛上,由汉沽区杨家泊镇高庄村30名农民组成的飞镲表演队技压群雄,获得了表演项目金奖。  汉沽飞镲是沿海渔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汉沽飞镲列传统民间音乐项―――锣鼓艺术类首位。  据介绍,在这次近15分钟的表演中,队员们再现了渔民撒...
查看更多
“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首演轰动台北
其他新闻
 “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首演轰动台北     “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首演今晚(11月7日)在台北中山堂隆重登场,一举轰动台北。拉开“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序幕。  当晚中山堂座无虚席,整场演出历时两个多小时,中间无休,却没有一人中途退场。每曲之后都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观众在演出后对记者表示,“能够在这第短的时间内,欣赏如此精湛的传统文化精髓,真过瘾!”  朝鲜族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不...
查看更多
梦,还在延续
人物
梦,还在延续    10月28日,中国第一次大范围的雷琴艺术培训在北京举行,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和全国各地民族器乐专家聆听了来自宁夏的王华杰的讲座。鲜为人知的是,雷琴艺术已是濒临失传的一门技艺。因为王华杰的执著,中国音乐学院将其收录到“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雷琴才迎来了曙光。   民乐奇葩令人称奇   20世纪20年代,山东籍著名民间艺人王殿玉改坠胡而成雷琴,演奏方法独特,音色与人声相似,让众人称奇。2008年,天津市还将雷琴艺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雷琴...
查看更多
姜昆:曲艺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论坛
姜昆:曲艺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我不同意有些人所说的,曲艺也要亚洲化、世界化。曲艺应始终立足本土,走自己的路。”11月7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达了自己对曲艺发展的看法。     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的姜昆,此次应省文联、省曲艺家协会的邀请,前来参加湖南省文学艺术论坛。   处女作在湖南完成     “我来湖南已不记得有多少次了,我的处女作就是在湖南完成的。”作为马季的弟子,姜昆曾多次随恩师来湖南创作曲艺。“第一...
查看更多
聚焦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利用
论坛
聚焦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利用                                      ――长江文化高层论坛综述    11月2日,在2009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期间,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江苏省文化厅、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长江文化高层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围绕长江流域12省(区、市)民族民间艺术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的地位、作用    论坛认为...
查看更多
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 傩舞花腔鼓神秘感十足
专题报道
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傩舞花腔鼓神秘感十足 资料图片:襄汾赵雄花腔鼓亮相平遥古城(来源:山西襄汾综合门户信息网)     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傩舞。它源于祭祀,是别具风格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与传统的鼓乐表演不同的是,襄汾花腔鼓的表演者和伴奏者均戴“阴曹鬼怪”的面具,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表演内容为“五鬼闹派”和“众鬼闹判”等。曲牌主要有小得胜、大得胜、珍珠倒卷帘、风搅雪等。  赵雄花腔鼓一般以场地表演...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