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31 星期日 农历七月初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4)
机构
(0)
政策
(2)
资讯
(21)
清单
(7)
资源
(0)
学术
(14)
百科
(0)
其他
(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14〕59号...
2016.08.19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14〕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现予公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08.06.16
国家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8〕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
查看更多
多地非遗荟萃琼州!12月23日骑楼老街这场非遗巡游活动不可错过
2023.12.24
地方新闻
12月23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2023年(第二十四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将在海口骑楼老街拉开序幕。活动邀请了云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外非遗项目,及海口、琼海、临高、琼中等省内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表演团队,11支非遗巡演队伍将尽情展现各地非遗魅力。 非遗巡游活动将从12月23日下午3点开始,活动采取“街区巡游+定点展演”的方式进行。街区巡游将增强现场观众的观赏性,营造欢乐氛围;定点展演由主持人解说...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 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3.11.22
专题报道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内举行的民俗活动杨村池塘龙舟赛,吸引了大批村民冒雨观看(摄影:李加淳/光明图片) 艺人在甘肃定西市临洮县洮砚艺术馆雕刻制作洮砚(新华社发) 安徽黄山,非遗传承人在展示“庐州蛋雕”非遗传统技艺(新华社发) 贵州黔西市素朴镇中心幼儿园里,老师在给小朋友演示皮影戏表演技艺(摄影:周训超/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查看更多
著作权法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23.08.24
专题报道
近年来,全国各个地方的旅游景点纷纷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推广项目之一。比如,苏州开设了苏州刺绣博物馆,展示西汉以来的苏绣珍品;安徽境内的诸多旅游景点都设置有黄梅戏表演,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山东拥有鲁绣、茂腔、泥塑、葫芦雕刻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泥塑、手绣和葫芦雕刻均成立了非遗工坊,利用非遗手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和知识产权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知识产权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非物质性”。更进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的展示...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子全——双手翻炒 茶香四溢
2023.04.12
专题报道
张子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自12岁开始炒茶,与茶相伴40余年;铁锅、土灶、柴火,还有一双手,是其制茶的全部工具。他的一双手,既是检查锅温的温度计,又是翻炒茶叶的锅铲,还是给茶叶做造型的工具。 “噼噼啪啪……”翠绿的茶青接触滚烫的锅底,立刻发出声响!张子全双手伸入锅中,捧起青叶,开始翻炒;此时的锅温已经达到近300摄氏度。 58岁的张子全(见上图,本报记者陈隽逸摄)是国家级...
查看更多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省级非遗小镇年度评估优秀创建单位的通知
2022.04.18
地方新闻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省级非遗小镇年度评估优秀创建单位的通知 有关设区市文广新旅局: 根据《关于开展省级非遗小镇年度评估工作的通知》(赣文旅非遗函〔2022〕2号),经各建设单位填报,所在县(区、市)、设区市两级文广新旅局审核,省文化和旅游厅复核,
于都
县段屋乡等6个省级非遗小镇为年度评估优秀建设单位(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布。希望获得年度评估优秀的省级非遗小镇建设单位再接再厉,按照“规划引领,整合资源,常态实施,形成品牌...
查看更多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综述
2022.03.21
专题报道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以习近平...
查看更多
传统服饰(赣南客家服饰)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赣南客家服饰是赣南地区客家人关于传统服饰的生产生活知识与实践。赣南是江西省南部区域赣州市的地理简称,主要由赣州市下辖的三区十四县一县级市组成,与粤东闽西接壤。在历史上,赣南客家服饰曾广泛分布在江西赣县、南康、
于都
、定南等赣南十八县(市、区)。其中,毗邻广东省的定南县保存得较为完好。随着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这一习俗也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 赣南客家服饰主要包括衣、裤、鞋、帽等,尤以客家蓝衫、围裙、冬头帕、吉祥肚兜、吉祥童帽等为典型代表。客家蓝衫即大襟衫,因其用...
查看更多
竹板歌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竹板歌,又称“乞儿歌”“五句板”,是一种以竹板为主要伴奏乐器,用客家方言进行表演,说唱相间、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是我国客家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据文献记载,竹板歌源于赣南
于都
的客家曲艺“古文”,形成于清中叶,传承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它发源并主要流传于广东省梅州兴宁市,而后随着客家人的迁徙,流播到海内外客家人聚集区,分布人群超千万。 竹板歌的表演形式通常为一人、两人或多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进行。唱词为五句七字体,一、二、四、五句押韵,多用尾驳尾接韵...
查看更多
1
2
3
4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