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桓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族,1969年2月生,青海省同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热贡艺术世家,自幼随父学习“堆绣”唐卡技艺,18岁时开始独立制作。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进取,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做工精湛,色彩艳丽,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制作有多幅巨幅晒佛堆绣唐卡。《三世佛》《十六罗汉》等多幅作品获奖。积极办学招徒,传授技艺,先后培养了一大批热贡艺术人才。
查看更多
生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6年1月生,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酥油花(强巴林寺酥油花)代表性
传承
人。1982年入强巴林寺为僧。19岁随其师登巴达杰和老僧人们学习酥油花制作,克服种种困难,逐渐掌握酥油花制作技艺。每年藏历1月15日举行祈愿大会和酥油花宗教活动时,带领学徒们用长达9天的时间制作酥油花灯节所要展摆的酥油花。
查看更多
杨佳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1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杨氏家庭泥塑)代表性
传承
人。1982年高中毕业后随父亲学艺,艺术足迹遍及西北各地。2000年以来利用家传保密配方,先后在多地修复和复仿国家级彩塑文物三百多件(套),历时三年完成崆峒山混元阁内大型道教文化雕塑、彩画工程。收藏整理了大量家传珍贵资料,并组织拍摄电视纪录片《泥情——杨氏彩塑》。代表作有《李白下江南》《武松打虎》《马社火》《愚公移山》《童子戏生肖》《嫦娥奔月...
查看更多
胡新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7月生,陕西省凤翔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凤翔泥塑)代表性
传承
人。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6年开始随父母学习凤翔彩绘泥塑技艺。1983年至1985年受聘于宝鸡市金台区工艺美术厂任设计创作员,之后在家从事传统泥塑创作。所创作的彩绘泥塑有一百二十多种样式、三十多个规格。作品造型古朴简洁、优美传神,色彩艳丽喜庆,富有民间意韵。改进传统材质、革新泥塑模具,解决了凤翔泥塑容易破损的问...
查看更多
王登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68年3月生,贵州省黄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苗族泥哨)代表性
传承
人。十余岁拜当地著名苗族泥哨制作艺人吴国清为师,很快就熟悉并全面掌握了苗族泥哨的制作技艺和要领。其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灵活多变,色彩鲜艳明快,线条精细优美,具有很强的风格特点和很高的艺术观赏性。所塑十二生肖,特别注重动物头部特征的塑造,造型夸张,形略神足,制作精美,朴素可爱,民族特色强烈。其制作的泥哨多达一百多种样式,近年来多次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台湾等...
查看更多
吴维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4月生,广东省潮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大吴泥塑)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泥塑世家,自小随父学艺,熟练掌握大吴泥塑技艺和法式。从艺四十余年,始终致力于传统造型、颜料和材料的研究。擅长大吴泥塑传统颜料制作,在世代
传承
的传统色彩基础上,潜心研究,独创经久不褪色、不爆裂的颜料配方,采用传统彩绘方法,使作品能够长期保持色彩效果。数件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大的影响力。多年致力...
查看更多
许述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7月生,河南省淮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淮阳泥泥狗)代表性
传承
人。5岁开始随祖辈捏制泥泥狗,十二三岁全面掌握泥泥狗制作技艺。反复钻研祖辈留下的样品和模具,多次到北京、郑州拜访民俗学家,凭着坚守民间艺术的执着精神,挖掘和掌握了五百多种传统泥泥狗样式及捏制方法。塑制的奇禽怪兽,构思颖异奇特,造型古朴玄奥,始终保持淮阳泥泥狗的传统样式和风格意趣。在从事实践的同时注重艺术
传承
,不断培养新人,所授弟子多已成为泥塑艺人中的佼佼者...
查看更多
朱文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9年4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苏州泥塑)代表性
传承
人。工艺美术师。从小喜爱绘画。1979年入苏州西园寺任专职美工,师从张永庆学习修复佛像和殿堂彩绘。1985年师从刘国祥学习佛像彩绘与装金。先后为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山和定慧寺等寺院修复、塑制佛像。恢复了失传近百年的捏像技艺。其塑作造型精准、塑工细腻,开相时特别注重神韵、情趣、气质,作品具有相貌端庄传神、衣饰飘逸灵动、图案丰富、色彩雅致等特点。代表作有《顽童...
查看更多
双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58年4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北京兔儿爷)代表性
传承
人。北京民间工艺大师,北京兔儿爷第四代
传承
人。7岁随父亲双起翔学习制作泥彩塑。技艺娴熟精湛,表现手法夸张,造型简练生动、讲究对称、色彩对比强烈,继承并发扬了北京民间传统泥彩塑的技艺特色及艺术风格。多次参加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多件作品被中外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代表作有《带福回家》《连年有余》等。2000年起带徒授艺,致力于北京兔儿爷彩塑艺术的
传承
。
查看更多
何华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3月生,四川省江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刻(江安竹簧)代表性
传承
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受其父何永志熏陶。在江安竹筷工艺厂工作期间,向江安竹簧致和派名师顾聚铭学习竹簧雕刻,向江安竹簧综合派传人赖银章学习雕刻印花筷模板,向周海云学习浮雕技艺。从艺五十多年,熟练掌握江安竹簧制作技艺,融合各家之法,创作出大量佳作;还通过调查研究,整理江安竹簧资料和图片,为技艺
传承
保存资料,在该领域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积极培养
传承
人,除传授...
查看更多
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