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过程   巴莫曲布嫫     开场白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正是在长达数十年的曲折历程中,人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重视和共...
查看更多
论坛
从文化遗留物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运动自2000年以来在我国社会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成为媒体、学界、政府和公众尝试合作的文化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它所指称的现象却是长期历史变迁的产物。当我们关心这些现象的发生学的时候,大家显然都容易看到,它们是对于原来我们习惯称为“文化遗留物”的现象的再命名,不过我们想进一步论述的是,新名称是为了表达新意义,同时也蕴涵了新机遇。  要理解把文化遗留物再命名为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城市文化北京宣言(2007年6月11日)    2007年6月9日至11日,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市长、规划师、建筑师、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以及其他各界关注城市文化的人士,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邀请,相聚在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北京,讨论了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文化转型、历史文化保护、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等议题。    与会代表认为,城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回顾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始终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承传  ----苏州举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6月15日至18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在苏州举办。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闭幕式并讲话。    周和平说,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建立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独...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一点一滴积累 一点一滴保护    ――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侧记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如今,我国已有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40余万处,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万余处,33处世界遗产,10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今年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当天,城市文化国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活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纳西族传统的手工艺品颇受游客的喜爱,成为丽江人致富的好途径。    怎样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好“活着的遗产”,没有绝对的标准,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也注定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工作不可能完美无缺。  赴丽江采访前,我们曾在网上看过有人对丽江的遗产保护提出的不少批评,甚至有人还称丽江古城是遗产保护的反面典型。真的会是这样吗?  当我们走进丽江,近距离地观察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后,我们对丽江古城这个“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调查   越来越多的老手艺随着老艺人的离去而消失。 传统面花的制作手艺让现代年轻人惊诧。   水会音乐在普化的最后生机   位于蓝田县普化镇东塬上的全家岭村是一个普通的关中村落,去年以来,不时有文化专家专程来到这里,但很少有村民知道,他们这里已经成为流传2000多年的民间音乐―――水会音乐最后的生存地;也很少有人了解,这种古老的乐种刚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虽然从来没有观赏过水会音乐,但水会音乐的各种传说在村民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端午远非吃粽子那么简单  昨天,屈原故里照例举行延续数千年的民俗―――龙舟赛新华社图  端午节,当我们剥开一只粽子,殊不知,同时被剥开的还有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顺着时光的隧道遥望而去,端午节仿佛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品味和体会。有关专家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端午节尚未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但目前更需要重视的是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从端午开始,为期三天的宝山罗店龙船节在罗店东方假日田园举行。历史上都在端午这一天赛龙舟,此次龙船节也是首次恢复重现龙船...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屡遭冷遇 何时才能成"大合唱"?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则是其活性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传承人而存在。保护传承人,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日益稀少的“独门绝技”,我们该反思:该怎么拯救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这是范正安表演的山东泰安“单人皮影”,也叫“十不闲” ?D?D摆弄皮影人儿,唱词念曲,鼓乐伴奏……全由一人包揽,手、脚、嘴都没闲着。拥有...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综述:巴西开设民间文化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网巴西利亚6月20日电(记者陈威华 赵焱)巴西是个多种族国家,来自非洲和欧洲的外来文化和本地的印第安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许多富有特色的音乐和舞蹈类型,其中以桑巴舞最为著名。2005年11月,桑巴舞的一种――圆圈桑巴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巴西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圆圈桑巴舞是一种将音乐、舞蹈、编舞、诗歌和节日活动融为一体的桑巴舞,它最早出现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