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满族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牡丹江满族刺绣是满族先祖粟末靺鞨人在隋唐时期渤海国(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利用本地产柞蚕丝,通过学习吸收中原刺绣精粹,并结合民族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刺绣表现形式。相关出土文物和壁画印证了当时渤海靺鞨绣已相当成熟。该项目以东北特有的柞蚕丝线为刺绣原料,柞蚕属野生蚕,其丝具有珠宝光泽、自然柔和。而牡丹江市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柞树森林资源丰富,为该项目提供了充足优质的原料。 牡丹江满族刺绣以逼真与立体的视觉效果而闻名,表达出光影折射效果,使观者如临其境,观赏价值较...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克东满绣是流布于黑龙江省克东县的满族刺绣表现形式之一。12世纪初,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妇女根据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开始在鞍饰、衣物上绣制简单的图案。经过不断实践,到金代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满族文化特色、以生活实用品为主的刺绣艺术。据《容斋随笔》记载:“(妇女们)寻常团坐在炕上,遇客开筵,酒阑客散,各复其初,依旧刺绣。”至清代,克东及周边地区的满族妇女继承和发展了刺绣习俗,在选材、技艺、风格上大胆创新,克东满绣日臻成熟。历史上,克东满绣曾广泛流布于黑龙江中北部...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通化市 刺绣是满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自古至今一直流传于满族民间,经久不衰。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以枕头顶刺绣最为精美。满族刺绣吸收苏绣、蜀绣、广绣等汉族名绣之长,将之与本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自身的品格和风韵,让人看到了满族先代的古朴民风和八旗女子的巧手灵心。满族刺绣用料以纱或缎织物为主,自织布和青白布为辅。作品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或对等呼应,或左青龙右白虎...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 刺绣是满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自古至今一直流传于满族民间,经久不衰。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以枕头顶刺绣最为精美。满族刺绣吸收苏绣、蜀绣、广绣等汉族名绣之长,将之与本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自身的品格和风韵,让人看到了满族先代的古朴民风和八旗女子的巧手灵心。满族刺绣用料以纱或缎织物为主,自织布和青白布为辅。作品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或对等呼应,或左青龙...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刺绣是满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自古至今一直流传于满族民间,经久不衰。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以枕头顶刺绣最为精美。满族刺绣吸收苏绣、蜀绣、广绣等汉族名绣之长,将之与本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自身的品格和风韵,让人看到了满族先代的古朴民风和八旗女子的巧手灵心。满族刺绣用料以纱或缎织物为主,自织布和青白布为辅。作品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或对等呼应,或左青...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刺绣
2018.12.14
维吾尔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 维吾尔族刺绣是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它是在伊斯兰教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融合汉满文化和佛教文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流传至今历史已十分久远。维吾尔族妇女几乎都精于刺绣,姑娘出嫁前都要勤学各种绣工技艺,以完成绣花枕之类出嫁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维吾尔族刺绣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花帽花”、“枕头花”、“衣边花”和“褂单花”四种类型最能体现维吾尔民族的文化特...
查看更多
彝族(撒尼)刺绣
2018.12.14
彝族(撒尼)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彝族(撒尼)刺绣也叫“撒尼十字绣”,彝语称为“拿窝”,是流行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相传彝族(撒尼)刺绣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两代趋于成熟。它在撒尼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撒尼妇女自幼习绣,个个巧艺在手。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发展,撒尼刺绣艺术日臻完善。撒尼刺绣按布纹的经纬运针走线,以斜十字针组成花纹,有单挑、双面挑、素色挑、彩色挑等多种手法,所绣制的多系背包...
查看更多
民间绣活(夏布绣)
2018.12.14
民间绣活(夏布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夏布绣又称“夏布刺绣”,是一种在苎麻纺布之上运用不同针法绣图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比较集中流布于江西省苎麻种植产区,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代表。 夏布绣起源于北宋。赣北及赣西地区盛产苎麻,曾有家家户户种麻织布的景象。夏布是一种用苎麻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或罗纹布。传统社会分工中,妇女必须掌握纺纱织布、裁衣刺绣等技能,夏布绣因而成为妇女美化生活、寄托情感的方式之一。 夏布绣主要工艺包括对夏布进行软化和热烫的处理工艺,以及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等刺绣工艺。夏布...
查看更多
民间绣活(澄城刺绣)
2018.12.14
民间绣活(澄城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澄城县 民间绣活又名“针绣”、“扎花”、“绣花”,由于多系妇女所为,又习称“女红”。它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运作时以针穿引彩线在织物上刺缀,使绣迹形成特定的纹样或文字。民间绣活制成品是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品和装饰物,它历史悠久,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即流传有“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的说法。民间绣活题材广泛,文化内涵丰富,流传地域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北京等...
查看更多
民间绣活(西秦刺绣)
2018.12.14
民间绣活(西秦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宝鸡市 民间绣活又名“针绣”、“扎花”、“绣花”,由于多系妇女所为,又习称“女红”。它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运作时以针穿引彩线在织物上刺缀,使绣迹形成特定的纹样或文字。民间绣活制成品是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品和装饰物,它历史悠久,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即流传有“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的说法。民间绣活题材广泛,文化内涵丰富,流传地域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北京等...
查看更多
1
1285
1286
1287
1288
128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