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永济长旺村背冰亮膘锣鼓
2008.07.14
永济长旺村背冰亮膘锣鼓
专题报道
永济长旺村背冰亮膘锣鼓 在山西省的最南端,濒临黄河的永济、芮城一带农村,新春正月里流传着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间社火活动―――背冰亮膘锣鼓。 “背冰亮膘锣鼓”是一种民间社火形式,同时也是一项祭祀活动,起源于古老的河祭,表演者全是男性,光膀赤腿,每人背一块冰,再背一铁棍,上插花束。手提锣鼓,边走边打,山村外到村里。据当地的乡民讲,如果农历二月初二,也就是我国民间的“龙头节”,又叫“青龙节”或“春龙节”这天的“背冰”活动搞得热火朝天,顺利通畅,就能感动...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互动
2008.07.14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互动
论坛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互动 吕品田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下,有着出口创汇优势的工艺美术为国家赢得了支持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的巨额外汇。在工业生产力尚且薄弱的岁月里,工艺美术以综合实用性和审美性的价值创造,为满足社会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在宣传新中国的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代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飞速发展,工艺美术的特殊经济地位也就此失落...
查看更多
以点带面 全面推动――辽宁省“非遗”保护工作近况
2008.07.15
以点带面 全面推动――辽宁省“非遗”保护工作近况
其他新闻
以点带面 全面推动 ――辽宁省“非遗”保护工作近况 大连金州龙舞不久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扩展项目名录。图为龙舞老艺人在学校传授技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我省于2005年7月1日由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确立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2005年7月4日,召开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循序渐进 合理利用――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2008.07.15
循序渐进 合理利用――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其他新闻
循序渐进 合理利用 ――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山东省现有17市、140个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级名录27项,第二批国家级名录93项,第一批省级名录157项。 近年来,山东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近年来,山东省和各市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规划当中,并将“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效纳入文化建设考核奖惩内容。 山东省文化厅和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把非...
查看更多
瑞士联邦
2008.07.16
瑞士联邦
缔约国
查看更多
8万卷史料遭埋 北川抢救千年羌族历史(图)
2008.07.16
8万卷史料遭埋 北川抢救千年羌族历史(图)
其他新闻
8万卷史料遭埋 北川抢救千年羌族历史(图)刨出来的档案异常珍贵转运“重见天日”的档案 “羌族文化抢救性发掘刻不容缓,这是一场保护1700多年羌族历史不致消亡的必须打赢的战役!”从昨日上午9时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抢救战在北川老县城打响――在省、市、县三级档案专家的现场指导下,成都军区驻滇某集团军某师300多名官兵挥汗如雨,开始大规模清理北川县档案馆废墟,紧急挖掘抢救掩埋在下面的8万余卷国家重点文物档案。据悉,这次清理抢救过程预计持续3―5天。截至昨晚9时...
查看更多
500多页羌族孤本档案被埋 羌族历史探秘
2008.07.16
500多页羌族孤本档案被埋 羌族历史探秘
专题报道
500多页羌族孤本档案被埋 羌族历史探秘 地震除了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还沉重地打击了羌族文化。最大的文化损失,就是500多页的“孤本”档案《石泉县志》(石泉为北川古名),仍未被抢救挖掘出来,而该书较完整地记录了羌族1700多年的历史。那么,羌族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文明做出哪些重大贡献呢? 1.曾有上千万人口 这次特大地震的震中汶川,就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聚居区,所以羌族聚居的县都遭受了严重破坏,除了北川,茂县、理县等羌族人口较多的县的灾情也相当严...
查看更多
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揭晓
2008.07.17
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揭晓
其他新闻
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揭晓 今天,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揭晓,15件参赛作品脱颖而出,分获节目奖、文学奖和理论奖,涉及相声、苏州弹词、扬州评话、绍兴莲花落、襄垣鼓书、二人转等多种曲艺形式。另有28人获表演奖、新人奖和终身成就奖。 滑稽小品《刷卡》、苏州弹词《风雨黄昏》等6件作品获节目奖,绍兴莲花落《征母》、相声《其实我想走》等5件作品获文学奖,《浙江曲艺的生态现状及思考》、《云南曲艺概论》等4件作品获理论奖。另外,石富宽、师胜杰等11...
查看更多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踪:傣族织锦
2008.07.17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踪:傣族织锦
专题报道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踪:傣族织锦 正在织锦的中年女子。记者 曲鸣飞/摄 谈到云南美女,傣族美女必不可少,身材窈窕的她们是版纳街头流动的风景。而她们身上一“梭”一线织出的的傣裙,就是刚刚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手工织锦技艺”的作品之一。 “锦”在字典中指“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傣族人早有棉布和丝绸织锦,现在,我们看到的通常是棉布织锦。傣族手工艺人用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做出了傣裙、围巾、沙发垫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它们也成为许...
查看更多
黄河号子申遗之后的保护之困:年轻人不愿意学
2008.07.18
黄河号子申遗之后的保护之困:年轻人不愿意学
专题报道
黄河号子申遗之后的保护之困:年轻人不愿意学 孟州黄河河务局职工在孟州黄河风景区表演黄河号子中的“土锇号子”黄河职工打着手锇练习喊唱抢险号子 2007年3月5日,黄河号子入选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其保护之路的开始。事实上,尽管剪纸、泥塑、雕刻、木偶、花鼓灯、黄河号子、原生态民歌演唱等相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存在空间却日渐狭窄。黄河号子第三代传人李富中...
查看更多
1
129
130
131
132
133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