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赫哲族鱼皮画献礼奥运 老艺人忧心潮绣失传
其他新闻
赫哲族鱼皮画献礼奥运 老艺人忧心潮绣失传(图1)(图2)(图3)赫哲族鱼皮画献礼奥运  奥运会临近,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的渔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正在加紧制作鱼皮画,她准备将鱼皮画作品献给北京奥运会。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独特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唯一能制作鱼皮衣的民族。53岁的尤文凤制作的鱼皮系列画有打球、划船、跳高等。2008年,文化部将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不慌不忙,演戏的大王
人物
不慌不忙,演戏的大王                ――计镇华的昆曲人生 十五贯是贯穿计镇华舞台生涯的重要剧目蝴蝶梦饰庄周摄/郝羿邯郸梦饰卢生长生殿?弹词饰李龟年计镇华先生生活照    计镇华:生于1943年,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代表剧目为《十五贯》、《烂柯山》、《血手记》、《长生殿?弹词》等,并出演过《风流千古》(左图)等影视作品。    编者按  对于他,“昆坛第一老生”并非过誉之词。他改变了老生在昆剧中一贯的配角地位,把老生艺术推至巅峰。“表演艺术从...
查看更多
中国“四大名绣”
专题报道
中国“四大名绣”湘绣清代刺绣发达,民间绣坊甚多,湘绣,广绣,蜀绣及苏绣并称为四大名绣,畅销海内外。丝绸成就了许多城市美丽的名声和繁荣的梦想,一些城市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丝绸的历史。这些城市的河流,街道,建筑,历史,风俗,女人……都沁润在丝绸的风韵里,城市渐渐变得妩媚,变得温情,艳丽而性感。成都和苏州就是这类丝绸之都的代表。湘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58年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幅龙凤图,以及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都是古代湘...
查看更多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建规划专家论证会在川举行
其他新闻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建规划专家论证会在川举行      本网讯 6月26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承办的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建规划专家论证会在成都举行。    本次会议是继6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之后,专题对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重建规划进行的论证会。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并讲话;文化部社文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张永新、巡视员周小璞...
查看更多
上海昆剧30年:几度沧桑歌未歇
专题报道
上海昆剧30年:几度沧桑歌未歇   为叶剑英元帅演出 青年演员张军、沈一丽 江泽民接见上海昆剧团演员     回顾上海昆剧团30年历程,大体也可以折射出中国戏曲界在改革开放30年中的种种变化:从复苏到辉煌,到失落到无奈,然后螺旋形地走向重振……     2008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到来,上海昆剧...
查看更多
感受唐山皮影艺术之魅
专题报道
感受唐山皮影艺术之魅    这是座落于唐山市路北区机场楼社区的一套普通民宅,打开这家的房门,你顿时便会感觉到房间的主人一定与皮影有着不解的深厚渊源。2002年春天的一天,带着特殊的“采访”任务,我们敲开了这家的房门。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头发些许斑白、身材魁硕、神情和蔼、嗓音宏亮,年逾七旬的古稀老人。他,便是享誉世界木偶、皮影界,被业内人士称为“箭杆王”的唐山市著名皮影表演艺术家齐永衡。齐永衡出生于皮影世家,其祖辈、父辈、同辈、子侄辈有多人从事皮影艺术工...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分析  王鹤云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科学资源,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在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做了直接或间接的描述。笔者认为,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象征,是人们进行创造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具有无以替代的重要作...
查看更多
世界文化遗产土楼面临保护与开发困境
专题报道
世界文化遗产土楼面临保护与开发困境7月6日,46座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土楼,广泛存在于福建西南部的茫茫大山中土楼,广泛存在于福建西南部的茫茫大山中更多的土楼面临的是消失的命运  7月6日,46座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县博物馆馆长、被媒体称为“申遗”第一人的胡大新却高兴不起来:“土楼的现状并不乐观,不能光保护建筑,土楼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需要保护。”    7月6日,从加拿...
查看更多
非遗“药发木偶”系非法爆炸物?
专题报道
非遗“药发木偶”系非法爆炸物?“药发木偶戏”是一种将烟花与木偶相结合的烟火杂技,曾被认为已经失传  64岁的温州民间艺人周尔禄6月14日从文化部门领取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药发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的奖牌和证书,他是我国制作“药发木偶戏”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不过,周尔禄仍无法开心,因为此前他刚被公安刑拘过,还被公诉机关起诉犯罪――一切都因他心爱的“药发木偶戏”所起――制作“药发木偶”涉嫌非法制造爆炸物罪。  “‘药发木偶戏"是我心爱的事业,但我不会传给...
查看更多
“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通
其他新闻
“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通“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开通仪式现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左)启动“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表讲话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讲话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主持开通仪式  (本网讯)2008年7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http://qiang.ih...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