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莱索托王国
2008.07.29
莱索托王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其他新闻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7月28日,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邀请文化部社文司司长张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文物保护司副司长柴晓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巡视员王凤武、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孙安军,就“中国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向报道2008北京奥运会的中外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就记者感兴趣的问题回答了提问。    张旭介绍,近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抢救保护了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全民参与非物...
查看更多
宁夏山花儿:质朴到极致的绚烂
专题报道
宁夏山花儿:质朴到极致的绚烂 今年3月,马生林到北京参加“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奖仪式”现场。 马生林在当地学校里给娃娃们市繁花儿     说到宁夏的花儿,很多生活在宁夏的人似乎觉得陌生,但说到《花儿与少年》,那轻快、明媚的曲调就会响彻在耳边。花儿是流传于西部地区的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口头文学形式。宁夏地道的花儿叫山花儿,俗称干...
查看更多
让长调长传
2008.07.30
让长调长传
专题报道
让长调长传长调组合演唱     包 峰 摄    “3年来,长调的社会影响力已大不一样。”7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宣传部部长王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自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长调民歌这一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逐渐走出草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其生存、发展、传承的环境也得到相应改善。与此同时,作为东乌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长调保护工作近...
查看更多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其他新闻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会上讲话   (本网讯)7月29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了会议并讲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代表,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和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有关同志共14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
查看更多
永不褪色的符号:芜湖铁画能再现辉煌吗?
专题报道
永不褪色的符号: 芜湖铁画能再现辉煌吗?         编前语:芜湖铁画是市民心中一个永不褪色的符号。本报记者近日深入采访了芜湖铁画从业人员,探询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中,芜湖铁画如何保持应该属于他们的光环。     是创新还是“数典忘祖”?     具...
查看更多
皖南花鼓戏期待保护传承
专题报道
皖南花鼓戏期待保护传承    6月中旬,作为我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的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统文化的皖南花鼓戏,能否借此振衰起颓,梅开三度,恢复“皖南一枝花”的昔日荣光?  花鼓戏曾经走红  传统文化大多因民间而兴。曾经辉煌的皖南花鼓戏就来自民间,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花鼓调,流行于皖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等地。19世纪末,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并接受徽剧、京剧等兄弟剧...
查看更多
老遗产新传人:“梅派公主”就这样被国粹征服
专题报道
老遗产新传人:“梅派公主”就这样被国粹征服    “祥云冉冉波罗天,离却了众香国遍历大千。诸世界好一似轻烟过眼……”大千世界仿佛真就寂静下来,唯有这京腔京韵西皮慢板的行云流水声,在人间高漾低回,将凡夫带入无烟无火、无梦无醒的纯粹世界。那一瞬间,她就是“天女”,心静如水,目中无物,踩着莲花祥云,撒下九天花雨。     被她牵引的是坐在电视大奖赛现场、活在21世纪的一群观众。炫目的霓虹灯光,按下又响起的手机铃声,写满各色欲望的眼神……下得台来,卸去行头,她意犹...
查看更多
传承非物质遗产须防“文化次品”
专题报道
传承非物质遗产须防“文化次品”    精品至尊:该不出手就不出手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一种精品文化,各门精湛技艺的背后是人类心灵精华的结晶。传承精品文化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严把质量门槛,拒绝出“水货”,出次品。否则,贪图一时之省力和眼前之小利,而危及文化可持续发展,悔之莫及。     流传了六百年的中国昆曲尤其堪称精致艺术之冠,它以文辞优美、音乐婉转、一唱三叹、载歌载舞的“综合实力”而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近乎完美的艺术品种。2001年...
查看更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年底前完成第一次全国普查和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申报将重点加强名录项目的科学保护  四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518项名录到今年第二批510项名录、147项第一批扩展项目的公布,以及两批共777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闽南、徽州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的建设,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的出现,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