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西藏加强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西藏加强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网拉萨7月23日电(记者逯寒青、叶辉)进入7月,面对接踵而至的游客,居住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乡才召村的珞巴族村民达娃,每天都要和家人穿上特有的民族服饰接待游客。     达娃说,今年6月珞巴族的民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珞巴族民族文化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也成了我们开展珞巴民俗文化旅游的主打品牌。     据西藏林芝地区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崔晓东介绍,西藏自治区以藏族为主体民族,此...
查看更多
谁来维护传承人的尊严
其他新闻
 谁来维护传承人的尊严      周尔禄为传承独门绝技制作火药惹上官司,“不提防遭刑宪”,被当作危害社会的分子来处置。据了解,这几天,周尔禄身心俱疲,沮丧不已。    当地的老百姓糊涂了,一边说要保护文化遗产,一边传承人不经意间被警方抓起来了,孰是孰非?    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导致一些地方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续走向衰微。泰顺药发木偶事件,也折射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某些困境...
查看更多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
专题报道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    《海南岛史》载:“道教自宋初以来得到历朝信仰而复兴。” 斋醮科仪音乐,在宋初随着江南一带的移民传入海南,它随民间作斋祭祀活动而繁衍并深深扎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一种民间音乐。海南斋乐独具本土特色     民国三十七年版的《海南岛志》云:“道教之于本岛,相当普及,大多数寺庙均属之,全岛道教徒计达三十万人。”当时的海南岛人口仅217万人,道教徒占了14%,可见道教在海南岛影响之大。     据史料...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四次会议回顾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四次会议回顾2007年5月,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和四川省省长蒋巨峰等出席在成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首次特别会议2008年6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缔约国大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是根据2006年4月生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而设立的。该委员会的议事规则规定,委员会每年举行一届常会,常会期间可根据需要举行特别会议。首届委员会分别于2006年11月...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
论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邹启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于2003年10月1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顺利通过,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公约》于2006年4月生效,目前,已有97个国家批准加入了《公约》。我国于2004年8月批准加入了《公约》,成为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公约》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生效,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拥护,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顺应了当今各国的需...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在我国所遭遇的特殊语境
论坛
 “非遗”保护在我国所遭遇的特殊语境 方李莉      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人们远未走出贫困,他们的想法是和当年的鲁迅一样,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一切阻碍生存发展的传统文化都要被抛弃。  “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从英语国家翻译过来的外来语。如果我们将它放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来理解,就会发现这一名词虽然很新鲜,但其内容并不新鲜,只是在不同的年代和时期,其表达的术语及语境不一样而已。今天我们称其为...
查看更多
30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论坛
  30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何星亮         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遗产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民族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和政...
查看更多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专题报道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姜洪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与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交流伊玛堪说唱艺术  当赫哲族男子外出捕鱼狩猎回到宿营地之后,人们会燃起篝火,围在一旁听老艺人说唱一段古老的传说;留在家里的赫哲族妇女、儿童以及老人,在茶余饭后也愿意听唱一则有趣的故事来消磨时间;当家中有贵客光临、红白喜事以及逢年过节时,一首风俗礼仪歌曲既可追思也可抒情;传授技能、分辨善恶、倾诉爱情、透射生活……一曲曲古老的传唱回荡在三江平原上。  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族人民...
查看更多
吉林:满族说部保护见成效
其他新闻
吉林:满族说部保护见成效     “非遗”保护工作进展及实物征集情况    吉林省地处东北边疆,境内有4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满、蒙古、锡伯等民族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0%以上。按照国务院和文化部文件要求,从2006年至2008年,吉林省利用3年时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推广吉林省国家级试点项目满族说部的普查试点经验。吉林省普查进展情况如下:    (一)满族说部的普查工作为全省积累了经验    满族说...
查看更多
青海:热贡文化保护态势良好
其他新闻
青海:热贡文化保护态势良好     “非遗”普查全面铺开    根据文化部统一部署,省文化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从2006年10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聘请省内专家对普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抽调骨干力量集中时间深入乡村摸底调查。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地毯式、拉网式地开展普查,带出了许多好方法和经验。各地还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间或民俗节庆的时机做现场调查,观摩体察非物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