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料器(葡萄常料器)
2018.12.14
料器(葡萄常料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东城区 葡萄常料器葡萄是指常姓家族用祖传工艺制作出的以葡萄为造型的玻璃工艺品,是北京独有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之一。 清光绪二十年(1894),居住在北京崇外花市地区的蒙古族后裔常在在改进其母制作泥葡萄技艺的基础上,独创出玻璃葡萄的制作技艺,制作的玻璃葡萄以形象生动名扬京城,人称“葡萄常”。“葡萄常”的作品得到慈禧的赏识,曾赐匾“天义常”,后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因家族原因,常家立下了“传...
查看更多
料器(北京料器)
2018.12.14
料器(北京料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京城百工坊艺术品有限公司 北京料器是流传于北京的一种琉璃艺术。清代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制造料器供奉内廷,时称“官料”、“御琉璃”。清王朝衰落后,料器制造由宫廷转入民间,形成浓郁的北京特色。北京料器制作对艺人的要求很高,它以低熔点的琉璃为原料,不用模具,也没有图稿,全凭镊子、剪刀进行手工操作,一次成形。料器制品质地莹润,做工精细,色彩斑斓,玲珑剔透。北京料器有几千种产品,从首饰等日用装饰品到鸟兽、花...
查看更多
哈萨克毡绣和布绣
2018.12.14
哈萨克毡绣和布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 哈萨克毡绣和布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族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流行于新疆兵团农六师红旗农场垦区、一七团和奇台农场垦区一带。哈萨克毡绣和布绣历史悠久,它们与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不可分离,多由家庭主妇亲自绣制,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家庭日用品,也可用作亲友间彼此馈赠的礼物。哈萨克毡绣和布绣分别在毡子和布料上施绣,所绣内容与草原生活密切相关,构图多采用连环对称形式,构思巧妙,绣艺精湛,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
查看更多
柯尔克孜族刺绣
2018.12.14
柯尔克孜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 柯尔克孜族刺绣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民间刺绣艺术,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尔克孜族聚居区。经历了漫长游牧生活的柯尔克孜族擅长以家畜皮革和毛绒为原料制作生活用品,其刺绣艺术也因此而带上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色。柯尔克孜族刺绣多以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为题材,也有丰富多样的几何图案,主要用以装饰服装、鞋帽、腰带、枕头、布单、毡毯、帐帏、门帘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绣品工艺精巧,色彩绚丽,图纹美观,具有一定的...
查看更多
蒙古族刺绣
2018.12.14
蒙古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苏尼特蒙古族刺绣流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起源于匈奴时期,在13世纪得到发展。苏尼特部落是成吉思汗的文武大臣吉鲁根巴特尔的后裔,其毡绣别具风格。 毡绣绣制首先从制毡开始。制毡大都在夏末秋初进行。要选择一块平坦的草地,把样毡铺好后,开始絮毛。絮好后用温水掸湿掸透。然后把絮好羊毛的样毡卷在一根木棍上,外面包裹起来,两头缝死,木棍两端套上圆环,上面拴好牵引的绳索,牵引滚动。滚动八九里路毡子即可压实成型。回来后,剥去样毡,再反复挤压,这样毡...
查看更多
蒙古族刺绣
2018.12.14
蒙古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 新疆蒙古族刺绣在蒙古语中称为“哈塔戈玛拉”,是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博湖县及硕县、静县、焉耆县等周边地区的一种蒙古族民间刺绣艺术。元代以前,蒙古人就很注重刺绣艺术,刺绣在其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新疆蒙古族刺绣有绣花、贴花、缉花等几种主要的技艺方式,多用于生活用品,尤其是服饰的装饰。其日常袍服和摔跤服、赛马服的衣领、袖口、边缘处及靴子、帽子、褡裢上都有刺绣,绣线多浮凸于布帛或皮革之上,图案纹...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牡丹江满族刺绣是满族先祖粟末靺鞨人在隋唐时期渤海国(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利用本地产柞蚕丝,通过学习吸收中原刺绣精粹,并结合民族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刺绣表现形式。相关出土文物和壁画印证了当时渤海靺鞨绣已相当成熟。该项目以东北特有的柞蚕丝线为刺绣原料,柞蚕属野生蚕,其丝具有珠宝光泽、自然柔和。而牡丹江市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柞树森林资源丰富,为该项目提供了充足优质的原料。 牡丹江满族刺绣以逼真与立体的视觉效果而闻名,表达出光影折射效果,使观者如临其境,观赏价值较...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克东满绣是流布于黑龙江省克东县的满族刺绣表现形式之一。12世纪初,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妇女根据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开始在鞍饰、衣物上绣制简单的图案。经过不断实践,到金代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满族文化特色、以生活实用品为主的刺绣艺术。据《容斋随笔》记载:“(妇女们)寻常团坐在炕上,遇客开筵,酒阑客散,各复其初,依旧刺绣。”至清代,克东及周边地区的满族妇女继承和发展了刺绣习俗,在选材、技艺、风格上大胆创新,克东满绣日臻成熟。历史上,克东满绣曾广泛流布于黑龙江中北部...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通化市 刺绣是满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自古至今一直流传于满族民间,经久不衰。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以枕头顶刺绣最为精美。满族刺绣吸收苏绣、蜀绣、广绣等汉族名绣之长,将之与本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自身的品格和风韵,让人看到了满族先代的古朴民风和八旗女子的巧手灵心。满族刺绣用料以纱或缎织物为主,自织布和青白布为辅。作品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或对等呼应,或左青龙右白虎...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2018.12.14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 刺绣是满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自古至今一直流传于满族民间,经久不衰。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以枕头顶刺绣最为精美。满族刺绣吸收苏绣、蜀绣、广绣等汉族名绣之长,将之与本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自身的品格和风韵,让人看到了满族先代的古朴民风和八旗女子的巧手灵心。满族刺绣用料以纱或缎织物为主,自织布和青白布为辅。作品布局上讲究左右对称,或对等呼应,或左青龙...
查看更多
1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