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姚惠芬:走进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苏绣大师
人物
苏绣  亮相威尼斯 2017年5月11日(当地时间),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军械库和处女花园拉开帷幕。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总主题是“艺术永生”(Viva Arte Viva),中国馆的主题则是“不息”(Continuum—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图2 姚惠芬参展作品《骷髅幻戏图》系列...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雕琢出时代“新模样”
专题报道
陆光正工作室内,工人正在雕刻木器。各种型号的凿子诉说着传统手工艺的“精雕细琢”。工人们用凿子和拍斧先去荒料凿出基本形状,再细凿至作品基本成型为止,为铲活和派活做好准备工作。    在结束杭州、桐乡的采访之后,5月21日至23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赴东阳与乐清,继续深入开展“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采访活动。    “在一定的历史节点上,一项传统工艺必有其鼎盛与辉煌。振兴传统工艺与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
查看更多
浙江杭州余杭区多种模式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专题报道
梵音绕梁,禅茶飘香。5月11日上午,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径山茶宴”让茶客流连忘返,让专家思绪万千。“径山茶宴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是径山古刹以茶代酒宴请客人的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其在两宋时期盛行,传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禅意、礼仪、茶艺的完美结合。”杭州市余杭区文广新局局长冯玉宝说,2011年,径山茶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它揭开了神秘面纱,回归当下,又融入了现代生活。据了解,杭州市余杭区非遗保护工作一直走在浙江省前列...
查看更多
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即将盛大开幕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是我们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 2017年5月24日,第三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暨第十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廊坊召开。河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介绍了活动总体情况及亮点特色,廊坊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李克俭介绍了活动筹备情况,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书记杜云生和廊坊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永生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抢救·唤醒·文化自觉
论坛
摘要:非遗保护越来越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视,这是一件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事。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让国人意识并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仅通过物质文化遗产还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在此工作中,首先是抓紧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举国上下全民一心的效果,在抢救中唤醒民众对自己文化和历史的重视,其最终目的不是商业化产业化,是为了获得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可和自觉,从而让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传统鼓舞人心,形成合力共谋全民族的和谐发展。  一  在大众文...
查看更多
徐艺乙:关于中国手工艺发展现状的几个问题(讲座实录摘编)
论坛
主讲人:徐艺乙,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工艺美术、民间文化、民俗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等。以下为讲座实录摘编:2016年,“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可以说,当下国内手工艺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尽管如此,在行业的具体实践中,从业者还是会遇到一些困扰,比如说销售的问题、创作瓶颈的问题、产业化的问题、创新的问题等等。这么看...
查看更多
《民俗学概论新编》:民俗学学科本体建设和教材创新
专题报道
《民俗学概论新编》 邢莉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推动了中国民俗学者对于学科本体建设的反思,《民俗学概论新编》是重构民俗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成果。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俗学这匹黑马在社会学和人文学科中彰显了不容忽视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学依托语言文学专业的力量,在各个高校建立起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997年,“民俗学”成为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
查看更多
文化部确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主题和口号 正式启动遗产日宣传活动
其他新闻
为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成果,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前后,文化部将组织开展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3日,文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发布了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口号和重点内容,介绍了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特点,宣布正式启动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翟德玉和四川省文化厅厅长周思源详细介绍了今年遗产日非遗主场活...
查看更多
强化责任担当 振兴浙江曲艺
论坛
    浙江人文渊薮,曲艺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24个、省级曲艺项目49个,涉及保护地62个,是全国重要的曲艺大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加速,曲艺作为非遗的一个重要门类,总体存续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现代大众娱乐的兴起、民众欣赏习惯的改变,使曲艺的能见度和接受度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演出市场的萎缩,无法吸引年轻人学艺,传承后继乏人,而方言作为曲艺的载体日渐式微,使曲艺的传承传播举步维艰,许多本土曲种难以为继。曲艺作为濒危项目类...
查看更多
强化学术理论引领 推动曲艺大书传承
论坛
    曲艺是魅力独具的传统表演艺术。中国是世界上曲艺品类最多的曲艺文化大国。其中“说书”类中的大书(评书评话)不仅孕育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创造出了“章回体小说”这种极富中国风格和气派的文学体裁样式,而且,许多传统的经典长篇节目,包括《隋唐》《三国》《水浒》《岳传》《英烈》等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具有激浊扬清和惩恶扬善的艺术功能与美学传统。表的是爱国英烈,评的是忠孝节义,批的是贪官恶霸,扬的是浩然正气,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