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路径
2014.07.15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路径
论坛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路径王晓芬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人类活动、环境变化、自然灾害、保护能力和水平的限制等多种原因,文化遗产的存在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所以,对文化遗产的还原保护和传承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而数字化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展现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创造了新的技术和物质手段,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了社会公众更广泛享有人类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 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安全...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推动各族文化共同繁荣
2014.07.15
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推动各族文化共同繁荣
论坛
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推动各族文化共同繁荣张昌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各民族...
查看更多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2014.07.15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论坛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农业文化遗产与许多遗产类型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活态遗产,要想将它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就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仅凭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乃至自然遗产的单一型经验,来保护这一新的遗产类型,几无可能。处理不好,还会造成“保护性破坏”。要想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重点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农业文化遗产是由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的...
查看更多
“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传统医药
2014.07.15
“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传统医药
论坛
“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传统医药 诸国本 ●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三者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 ●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 ●行业标准是比较高的规范,是一个圭臬。但人文学科尊重独创和唯一。所以,给一点宽容,留一点空隙和余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制订行业标准时应该注意的。 我国的非物...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昆曲保护与发展
2014.07.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昆曲保护与发展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昆曲保护与发展钱永平 在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中,最热门的术语当属“保护性开发”了,这是一个极符合国民追求“珠联璧合”心理的术语。在传统文化日趋边缘的今天,“非遗”保护的展开,使传统文化旋即成为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颇具“冰火两重天”的意味。形成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文化表达形式被当代社会不同的权威力量选为遗产时,拥有了象征性资本,进而在社会文化活动中获得某种“优越”地位。 一、昆曲“象征...
查看更多
昆曲文化活态传承的“苏州读本”
2014.07.15
昆曲文化活态传承的“苏州读本”
论坛
昆曲文化活态传承的“苏州读本”黄金 毕朦予 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的苏州昆山,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曲唱艺术表现形式,以曲词典雅、细腻传神、清丽婉转著称。2001年5月18日,昆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这种已经被市场淡忘的舞台艺术形式的重新火热造就了声势。近年,包括青春版《牡丹亭》、全本《长生殿》、《1699·桃花扇》等在内的昆曲作品备受瞩目也与此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入选该名录,更意味着政府和昆曲的传承...
查看更多
振兴手工生产 践行生态文明
2014.07.15
振兴手工生产 践行生态文明
论坛
振兴手工生产 践行生态文明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以工业化为文明构建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注重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却同时付出了生态破坏的沉重代价。如今,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酷现实,国际社会开始觉醒和反思,积极探寻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针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主题下关注“生产方式”,摒弃科技万能论,重视和开发有利于维护“自然—人—社会”生态关系和人类文明全面利益诉求的手工生产力,是切实...
查看更多
吹响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时代号角
2014.07.15
吹响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时代号角
论坛
吹响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时代号角 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大规模存储和管理,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生态保护区的监测评价,对利用数字化保护成果,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弘扬和传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2010年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此工程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信...
查看更多
非遗是稀缺资源 不宜做价值判断
2014.07.15
非遗是稀缺资源 不宜做价值判断
论坛
非遗是稀缺资源 不宜做价值判断 12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并非所有“非遗”都须复活》,其中提到“文化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那些对当代生活有价值的传统文化自然会保留下来,而有些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会因为缺少活力而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也是如此,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当在当下‘复活’,对待那些已经被历史淘汰的文化、已经无法活态存续的‘遗产’,最好的方法可能是记录和存档,使后来的人们了解其在文化长河中的位置和作用即可”。 该评...
查看更多
关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2014.07.15
关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论坛
关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时 宇 现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文化变迁的深度、广度、速度和烈度都超过了以往的历史,剧烈的变迁容易引起文化失调,进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产生文化震动和文化休克。文化震动是由于现代社会的骤然巨大变化对人们心理的强烈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能够使人们在前所未有的社会压力面前张皇失措,无所适从,产生心理上的震颤,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把这种由于内在的文化积累或外在的文化移入引起的急剧的变迁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叫做文化震动。 而文化“休克...
查看更多
1
2127
2128
2129
2130
2131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